澎湃選文》跟隨揚•蓋爾體驗哥本哈根:自行車只是開始

2017-02-26 06:40

? 人氣

工作日早上,哥本哈根街道上騎車上班的人們。(馮婧攝)

工作日早上,哥本哈根街道上騎車上班的人們。(馮婧攝)

當今全球規劃與建築領域,尚在世的大師為數不多。丹麥建築師揚•蓋爾(Jan Gehl)可能是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50年前,以摩天高樓與寬敞街道為主導的現代規劃方興未艾,揚•蓋爾作為時代「異類」,開創了公共空間與公共生活研究的先河。如今,揚•蓋爾出版了6部著作,其中《建築之間》和《公共空間公共生活》也已經成為中國建築規劃院校的經典讀本。他參與的紐約時代廣場、悉尼市中心的街道與公共空間改造項目,也在國際上贏得廣泛讚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今耄耋之年的揚•蓋爾,仍活躍在世界各地,傳播研究、推動實踐項目。2016年8月24至26日,筆者赴哥本哈根參加了由蓋爾擔當主講的大師班。希望借此機會重新思考大師揚•蓋爾的研究,進行一些城市實驗,測評我們身邊的公共空間。

此篇以澎湃新聞記者的個人視角分享此次哥本哈根之行的收穫,講述哥本哈根自行車的故事。

參加這次蓋爾大師班的,有來自世界各地50多位規劃、建築和景觀的實踐者,其中不乏帶著膜拜大師心情的崇拜者。第一天自我介紹時,揚•蓋爾說,我的名字叫揚,剛才聽到有人在我名字後面加了「蓋爾」,記住嘍,叫我揚。整個大師班期間,揚一直用風趣幽默的故事告訴大家,什麼是好的城市公共空間,以及哥本哈根的寶貴經驗。

 

丹麥建築師揚•蓋爾(Jan Gehl), 圖片來自Gehl。
丹麥建築師揚•蓋爾(Jan Gehl), 圖片來自Gehl。

自行車文化孕育的城市

自行車已成為丹麥文化的新標誌,越來越多的遊客騎自行車暢遊哥本哈根,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員及城市建設者,來丹麥學習自行車的成功之道。蓋爾大師班期間,我們不僅瞭解了建築師和規劃師的自行車經驗,也聽到曾經在政府工作的實踐者和政治家的故事。

很多人都會問,什麼是哥本哈根的自行車文化?揚•蓋爾沒有講條條框框的道理,而是講了自己岳母的故事。他的岳母住在郊區,每週都會到他家裡,看看家裡是否一切都好(to check if everything is ok)。岳母年輕的時候騎自行車,後來住到了郊區,不得不開車來看望女兒女婿,看看家裡是否一切都好。後來,岳母得了病,醫生說,你不能再開車了,她就搬回城裡,每週騎車去揚的家裡看看是否一切都好。再後來,她年歲越來越大,也無法騎車了,她就推著自行車去揚的家裡,看看家裡是否一切都好。揚說,你沒法騎車,怎麼還推著自行車,她說,推著自行車,總比推著那種給老人用的推車好。揚的孫子4歲學自行車,5歲上路,今年9歲可以騎8公里。

蓋爾大師班上,揚•蓋爾、拉爾斯•蓋姆佐(Lars gemzoe)與安德列•羅爾(Andreas Røhl)討論哥本哈根的自行車。(馮婧攝)
蓋爾大師班上,揚•蓋爾、拉爾斯•蓋姆佐(Lars gemzoe)與安德列•羅爾(Andreas Røhl)討論哥本哈根的自行車。(馮婧攝)

拉爾斯•蓋姆佐(Lars gemzoe) 是揚•蓋爾的長期工作夥伴。揚•蓋爾這樣介紹他:「這個傢伙一輩子沒有駕照,一直騎自行車、坐公車,出差就坐火車。」對此,拉爾斯聳聳肩表示,沒有發現開車的必要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