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英國研究」跟「日本醫學博士」聽誰的才對?3招讓你辨別正確的醫學資訊

2017-01-11 12:28

? 人氣

大家一定都有類似這樣的經驗,因為想追求健康,看了很多健康相關的資訊,像是「英國研究指出」、「日本醫學博士表示」,這類的開頭,應該大家都不陌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是,英國研究或日本醫學博士講的就會是對的嗎?

如果你看到英國研究說一天不能吃超過1顆蛋,但是日本醫學博士說一天不能吃超過4顆蛋,那你該怎麼辦?每天吃兩者的平均2.5顆蛋嗎?

這時候你應該就會發現,其中必定有些問題了。現在許多媒體,為了衝高瀏覽量,成為了「標題黨」,但是內容本身卻不願意去做考證,或刻意誤導、扭曲解讀,這對整個社會來說,都是非常糟糕的事。

在個人的層次,我們可以靠著底下的幾個建議,來避免自己受到「壞資訊」的傷害,進而有機會幫助其他人也免於這樣的壞處。

媒體在講的是「事實」還是「觀點」?形成觀點的過程合乎「邏輯」嗎?

金城武身高180公分,體重70公斤,這是一個描述性的「事實」。金城武很帥,這是一個「觀點」。金城武身材高挑精壯、五官輪廓立體,所以很帥。這是從「事實」到形成「觀點」的「邏輯」

你應該可以發現,即便是相同的事實,也還是可以形成不同的「觀點」。畢竟還是有人會覺得金城武不帥,甚至可以不必附上什麼邏輯或理由。反正「帥」或「不帥」是一個相對主觀的事情,沒人可以逼你覺得誰就是帥。

讓我們小小練習一下:

歐巴馬推行了美國的健保,是一個事實。歐巴馬是一個好總統,是一個觀點。

台灣是個四面環海的國家,是一個事實。所以台灣人熱愛水上活動,是一個觀點,有待查證檢驗。

使用較多「數字」、「科學性描述」、「事件」,會比較接近事實。但還是要查詢一下,這是否是捏造的事實。

使用比較多形容詞,或者比較形容詞的,會比較接近觀點。分清楚事實跟觀點的區別,是基本的媒體識讀的第一步。

當你清楚會分辨「事實」跟「觀點」之後,接下來就要學習「邏輯」。

1
 

舉個例子:

日本醫學博士指出,常喝咖啡會導致癌症。英國研究指出,喝咖啡會降低癌症發生率。

首先,你要質疑的是,日本醫學博士或英國研究說的話就一定是對的嗎?

某專家或權威機構支持某事,所以某事就是對的,這在邏輯上叫「訴諸權威謬誤」。專家雖然可能比一般人有機會是對的,但仍然不一定是對的。

看到這類的文章,可先上網查詢一下是否真的有這位博士或這個機構。如果查了之後根本就沒有,那大概就可以宣布是假新聞結案了。但內容如果怪怪的,也常可能是有人故意冒用,例如常有新聞寫「台大研究指出」,結果根本台大沒做這個研究。這種狀況叫做「假資訊來源謬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