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殺死歌仔戲?砲轟「如喪考妣」、「地方爛戲」,40年前權貴這樣玩殘台灣文化

2017-01-10 11:30

? 人氣

是誰殺死了台灣的歌仔戲?約莫40年前,台語電影還相當興盛,北京話還不普及,歌仔戲更是大螢幕上的要角,包括2017年1月7日驟逝的一代傳奇「小明明」;然而40年前在政府一個決策、主流媒體批評「哭哭啼啼、如喪考妣的地方爛戲!」的追殺下,歌仔戲漸漸沒落,成為只能追憶的黃金歲月……

歌仔戲界資深前輩小明明在2017年1月7日突然辭世,留給台灣社會無比的追思,也喚醒不少人的歌仔戲回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小明明本名巫明霞,出生於歌仔戲世家,與楊麗花、葉青、柳青歌仔戲天后等人齊名,她在4歲時就開始客串登台演書。台灣歌仔戲鼎盛時期,在電視台的黃金時段,只要是歌仔戲節目,幾乎都可以看到小明明演出的身影。

歌仔戲從戰後到1990年代初期,幾乎是台灣人娛樂生活的一部分。歌仔戲是台灣廟會野台戲的主戲,台灣人也以「扮大戲」稱呼歌仔戲,廟會酬神戲主角一定是歌仔戲,因此歌仔戲才有「大戲」之稱。

戰後的1956年至1981年,是台灣台語電影的興盛時期。當時的台灣,北京話不普及,台灣人常用語言僅剩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台語人口超過75%,因此台語電影與戲劇需求量高。

其中,歌仔戲電影是台語電影片重要的類型,許多歌仔戲演員都因此躍上大螢幕,小明明就是其中之一。

1955年,雲林麥寮拱樂社歌仔戲團團主陳澄三籌拍台灣首部35厘米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1956年《薛平貴與王寶釧》躍上大螢幕轟動台灣,人山人海湧入戲院觀看本劇,銘謝大爆滿的觀眾也擠破了大觀戲院的窗戶,正式開啟台語片的黃金年代。其中,1962年,小明明在歌仔戲電影《姜子牙下山》中演出妲己一角,也開啟了她的電影生涯。

一直到1981年,由楊麗花主演的最後一部台語片《陳三五娘》為止,台語電影在歌仔戲的領銜下,寫下了台灣人歌仔戲的黃金歲月。

隨著電視的普及,歌仔戲也開始出現在電視螢幕中。1960年代起,電視開始在台灣普及,因為歌仔戲深受台灣人喜愛,電視台也開始製作歌仔戲節目;只不過,電視歌仔戲也逐漸影響電影歌仔戲市場。與此同時,國民黨政府的「國語政策」,亦同時衝擊了歌仔戲電視節目與歌仔戲電影。

台視在1962年開播後,國民黨政府隨即在1963年頒定《廣播及電視無線電台節目輔導準則》,其中第三條規定「廣播電視台對於國內的播音語言,以國語為主,方言節目不超過百分之五十。」

雖然國民黨政府對於廣播與電視的節目語言播出設限,但依然不減台灣人對台語節目的熱愛,特別是歌仔戲,只不過,國民黨當權派與主流媒體,卻視歌仔戲與布袋戲為低俗節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