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上很近、心理上卻很遠…東南亞研究者懶人包,讓你快速了解東南亞研究歷史

2016-12-19 15:34

? 人氣

台灣在地理上鄰近東南亞,但是在心理上卻距離東南亞相當遙遠。在課本有限的內容之外,台灣人對東南亞文化的認識,來自於充滿偏見的觀光節目;對東南亞政治的(不)了解,來自於枯燥難懂的國際新聞;對東南亞人民的印象,來自於被汙名化的逃跑外勞,以及講著陌生語言的外籍配偶。對於東南亞的無知,多少反映出東南亞研究長期以來在台灣不被重視的情形。東南亞研究,是一個伴隨東南亞歷史而發展出來的學術領域,對於深入而全面地了解東南亞,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性。這篇文章粗淺地介紹東南亞研究在全球發展的歷史脈絡,希望能刺激台灣對東南亞研究的想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誕生:殖民時代的知識生產

在殖民時代,歐洲國家於全球尋找殖民地,出於控制人民及掠奪資源的需求,必須了解異國的文化及環境。在亞洲,有一片介於印度與中國之間的土地以及諸多島嶼,自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末被不同歐洲國家瓜分,淪為殖民地;英國掌握了馬來亞及緬甸,法國佔領了印度支那,西班牙及美國先後控制菲律賓,而荷蘭則佔領了東印度群島。在此時期,投入研究異國土地主要的成員是傳教士、旅行者以及行政官員,透過大量行政紀錄、旅行見聞及語言訓練,產出直接或間接能夠服務殖民者的知識。因此,這個時期所生產的東南亞研究,主要來自於歐洲人觀察東南亞奇風異俗的詮釋,帶有強烈的東方主義色彩。在歐洲,鑽研東方語言及文化的學術機構陸續出現,包括法國巴黎的東方語言文化學院、英國倫敦大學的亞非研究學院,以及荷蘭的萊登大學等等。在歐洲之外,日本也於東京大學設置「東方」歷史學系以及外語學院。

成長:聚焦國家建構和民族主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洲非洲的殖民地紛紛尋求獨立,新國家陸續誕生於東南亞,包含1945年的印尼、1946年的菲律賓、1948年的緬甸、1953年的柬埔寨、1954年的越南和寮國、1957年的馬來亞聯邦,以及1965年馬來亞聯邦分裂而成的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同時,以美國及蘇聯為首的冷戰開始,意識形態的鬥爭赤裸體現於稚嫩而脆弱的東南亞國家。為了抗衡共產主義,美國自1950年代開始投入研究東南亞;康乃爾大學不但培育了美國第一批東南亞研究學者,至今仍是東南亞研究中無人不知的學術重鎮。密西根大學、北伊利諾大學、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等等,接連開設東南亞研究相關機構或學程。比起歐洲或美國,在地緣政治上與東南亞更為密切的澳大利亞急起直追,澳洲國立大學與蒙納許大學的東南亞研究急速成長。往北而行,日本的京都大學也成立了東南亞研究中心。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之下,國家建構和政府體制成為東南亞研究的核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