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人文素養落後歐洲?一題讓人哭笑不得的選擇題,揭開輸在起跑點的真相

2016-10-20 10:54

? 人氣

為何我們總覺得,台灣人文素養比不上歐洲?從一題關於文學名著《天地一沙鷗》的選擇題,或許我們就能看見輸在起跑點的真相:在法國,他們的哲學教育從國小開始訓練,十年養成,高中哲學會考的題目,在台灣連大學生都不見得有把握好好回答……

近年來,台灣的哲學界很努力地推動高中哲學教育,舉辦了各式各樣的哲學營,吸引不少年輕學子參加。他們一點一滴地澆灌,期待高中哲學的種子能早日萌芽,以翻轉台灣的中學教育,真是振奮人心。然而,從台灣現行的教學思維、學測、統測等考題以及各種考前「大補帖」等現象觀之,要在台灣推展高中哲學課,長路漫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長年旅居法國,觀察自己的小孩在法國受教育的過程,我獲得了一個結論:法國的小學和中學教育,幾乎是為高三的哲學課做準備。台灣現行的中小學教育,還沒有這樣的條件,要推展高中哲學教育,必須得從國小就開始翻動。

推展高中哲學最基本的說帖是,要培養年輕人「思辨和邏輯」能力。雖然這只是法國的高中哲學的基本步,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思辨和邏輯」若非從國小就開始訓練,不可能暑假過後,一上了高三,孩子就瞬間「開竅」。

法國高中會考哲學科,4個小時只寫一題,厲害的學生可以字體工整寫滿15頁,幾乎是一篇小論文。這樣的功夫不是天生的,吃再貴的補腦劑都沒用。法國人從小學起就逐步訓練書寫和閱讀習慣,直到高三。

換句話說,十年磨劍,訓練閱讀理解、語文表達和書寫能力,就是為了高三的哲學課做準備。

就如所有國家都重視國語文一樣,法文很重要。十多年前,參加學校的家長會,老師跟家長一個個談。喬艾斯小學小二老師胡怡庸女士說:「如果你法文的理解力不夠,怎麼看得懂數學題目?」喔!原來法國的數學很少考計算題,而是以應用題為主,所以光認得出數字和符號是不夠的。

法文不好,數學就完了。應用題本身就是個推論的過程。「光會寫答案沒有用,我要看你的答案是怎麼來的?」胡怡庸老師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班上有24個學生,每個人分2顆糖,請問糖果罐裡至少要有幾顆糖?」胡怡庸老師接著說:「你不能只回答48顆,你要寫出怎麼會有48顆糖果這個答案,告訴我為什麼是48顆?」

小朋友各自有他們找到48顆糖果的步驟。千萬不要忽略小學二年級這道數學應用題推論演算的過程,因為10年之後,它就是高三學生回答以下這些題目的思考源頭:

「如果國家不存在,我們是否會更自由?」
「我們是否必須尋求真理?」
「工作能讓我們獲得什麼?」
「語言只是溝通的工具嗎?」
「工作的價值是否只在於『有用處』?」
「人應該竭盡所能地讓自己快樂嗎?」
「是否只要有選擇就算自由?」
「藝術作品是否培育了我們的感知?」
「藝術家是作品的主人嗎?」
「法律的定義是否就是正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