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圖恩教授的《談話聖經》魔術方塊,帶你領略溝通的奧義(3)

2016-10-25 05:40

? 人氣

政治是最講究話術,如果說話者與接受者之間有重大落差,往往就能釀成一場口水風波。(陳明仁攝)

政治是最講究話術,如果說話者與接受者之間有重大落差,往往就能釀成一場口水風波。(陳明仁攝)

每回談到溝通,我總喜歡舉美國大作家馬克吐溫的故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一次,馬克吐溫受邀到一所大學演講。回家後,老婆就問他:「講得如何啊?」

馬克吐溫頓了頓,一臉正經的問:「妳問的是哪一個版本?」

老婆被這個反應搞得滿頭霧水:「還能有什麼版本?」

馬克吐溫這才緩緩地說:「有我腦中的版本、我嘴巴說出去的版本,和台下聽眾真正接受到的版本。」

你覺得馬克吐溫在繞口令嗎?不,他恰恰點出溝通中最複雜的真相,那便是「你想的」、「你說的」和「別人聽到的」往往是三件事。

溝通不只是說

很多人在學習溝通,都只專注在「說什麼」,卻很少探討這句話為何要這麼說?你想達成什麼目的?以及對方會有什麼感受。因此,所學到的溝通知識或觀念都是片面、零碎的。放回真實的關係中,依舊傷痕累累,無法達成自己想要的目的。

我自己在教學時,也發現最困難的一件事情,不是告訴學生該說什麼,而是帶領他們思考這段對話發生在什麼樣的脈絡下?有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談話的結果?跳脫表面的文字層次,探討背後的心理動力。但因為要思考的面向變多了,很多人第一時間仍會覺得有些抽象、模糊。

魔術方塊

所以當我讀到《談話聖經》一書時,我馬上被圖恩教授的「正方形模式」所吸引。他認為一個訊息,可以分為四個不同的面向,分別是:事實、自我宣稱、關係和訴求。

同樣的一句「你吃飯了嗎?」,放在不同的情境中,很可能被解讀成截然不同的意思,進而產生不同的行為。

這句話若發生在交情很好的同事中,很可能是一種邀請,兩個人開心地一起去餐廳吃飯。

若發生在家庭中,媽媽對著剛補完習的孩子問,可能是一種關心,深怕孩子餓著,趕緊到廚房準備宵夜。

「事實」都是吃飯這件事情,但發問者的自我宣稱(邀請或確認)、兩人的關係(同事或家人),就會暗示出不同的訴求(一起吃飯或我煮給你吃)。

也就是說,如果在溝通中,沒有考慮到這段訊息放在什麼樣的背景中,你很可能會錯判了情勢,做出不適當的反應。你得仔細的判別每一個訊息,背後所要代表的意思,俗稱讀懂「言下之意」或聽出「弦外之音」。特別是在東方文化中,許多話不會說破,那些沒說出口的話才是真正的關鍵。

談話聖經案例四
圖恩教授認為一個訊息,可以分為四個不同的面向,分別是:事實、自我宣稱、關係和訴求。(商周出版城邦文化提供)

我就有一個學生很年輕也很認真,就因為太努力,在回答問題時,常常「知道什麼、答什麼」,沒去想別人「想聽什麼」或是「為何這麼問」。

某一次,他接到客人的來電,想調一批貨,偏偏遇到產地罷工,東西運不出來。

客人很著急問:「什麼時候才會有貨?」

他竟然回:「貨到的時候。」氣得客人投訴他長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