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國家歌劇院台中開門

2016-08-18 07:00

? 人氣

台中國家歌劇院在通過一層層的安檢測試之後,即將正式啟動營運機制,8月26日表演《淨・水》融合醮的慶成祈安精神,形塑現代藝術美學的儀式劇場。。

台中國家歌劇院在通過一層層的安檢測試之後,即將正式啟動營運機制,8月26日表演《淨・水》融合醮的慶成祈安精神,形塑現代藝術美學的儀式劇場。。

在台中的國家歌劇院通過一層層的安檢測試之後,即將正式啟動營運機制,9月以後的演出檔期也已開放網路售票,它未來的營運績效備受矚目。在許多人印象中,歌劇院不是好幾年前就轟轟烈烈開過幕?新歡易失、往事難猜,過去的開幕就當作建築體落成的慶祝,今日的歌劇院最重要的是,如何從「開門」的霎那開始,掌握當下契機,面對未來挑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般建築物落成──特別是公共空間的啟用,或簡或繁,都有一定的儀式活動,例如剪綵、敲鑼、揭牌或作首場盛大演出……。儀式之意義現代學者已有諸多討論,包括影響深遠的范吉內普(Van Gennep)通過儀式(Rites of passage)──分離、中介、再融合,以及透納(Victor Turner)的社會秩序、社會失序、社會新秩序儀式三段論,而儀式本身就如一場反映社會結構之間衝突、緊張、整合的演出。謝喜納(Richard Schechner)認為劇場與祭儀都是脫離常態,經過中介狀態,再返回社會秩序的扮演、轉化。

幾位大師所謂的儀式雖然抽象,卻也容易明白,屬於田野經驗歸納出來的功能論,問題在於面對「關口」(crisis),得有什麼樣的儀式型式與展演內容?

台中歌劇院。(取自台中市政府建設局網站)
台中歌劇院即將開幕,歌劇院開幕儀式有三個主要目的:「昭告天下」、「連結在地」、「灑淨環境」。(取自台中市政府建設局網站)

台中的國家歌劇院一如古往今來的劇院,是公共參與的文化空間,也是神聖的藝術殿堂。它的營運內容以音樂、戲劇、舞蹈為主,「開門」儀式如何設計?如何藉此傳達歌劇院啟動訊息,象徵從在地到全國、國際的角色轉換,以及跟包括台中在內的台灣民眾、表演藝術界的互動模式?

具體來說,歌劇院開幕儀式有三個主要目的:「昭告天下」、「連結在地」、「灑淨環境」。「昭告天下」可透過媒體、文宣、口碑及演出品質達成目標;「連結在地」可由公關行銷建立平台,建構歌劇院與因緣不深的台中城市史的空間文化脈絡,包括與台中主要河川──柳川、綠川、烏溪或是歌劇院周邊黎民溝支流的水文連結。

「灑淨環境」顧名思義要讓歌劇院內外空間潔淨,是一種無形的空間「安全」檢驗。劇場營運的確以安全為第一要務,硬體部分可透過工程驗收、管理機制,防制公安事故。無形的「安全」屬於心靈層次,也是人對空間的感覺,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與族群、學歷、經濟能力無關。各種宗教、信仰都有空間潔淨的儀式,參與者普遍的心理也是寧可信其有。

8月展開的歌劇院《淨・水》活動設計,利用建醮的公共性概念,但不是真的建醮,歌劇院也沒能力建醮,因為建築形制、空間格局以及經營目標與傳統廟宇大不相同。民間社會的大小祭典,尤其是建醮,有出丁口錢、虔敬齋戒的傳統,參與者除祭祀圈內的信眾,還包括實作的神職人員(道士、法師)、工藝匠師、戲曲演員,以及由外地湧入的江湖藝人,讓空間洋溢肅敬與喜慶交替氛圍。歌劇院雖非廟宇,宗教祭典的儀式結構與象徵意義,仍值得借鏡,歌劇院的華麗亮相,歡欣鼓舞的人,不只是工作團隊、藝術家而已,社區民眾與台中市民、國人皆可分享歌劇院開幕的喜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