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老百姓時尚指南:黑布包頭髻,男人穿裙子(但是沒內褲可穿)

2016-08-11 10:37

? 人氣

秦代人是沒有內褲可穿的,所以日常起居都得跪坐,免得不該露的東西跑出來。(圖/時報出版)

秦代人是沒有內褲可穿的,所以日常起居都得跪坐,免得不該露的東西跑出來。(圖/時報出版)

士伍「奮」! 如今你算是已經在秦朝住下來了,接下來的日子,你要像真正的秦人那樣生活和工作。不過在此之前,想先提醒你怎麼穿得像個秦朝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頭頂開始,最顯眼的就是「冠」,這是中國古代用於標誌男子身分的飾物。戴它時,要把束在一起的頭髮盤繞在頭頂處,形成一個髻,用一塊叫纚(史)的黑帛把頭髮包住,再戴上冠,最後用笄(忌,髮簪)穿過頭髮,固定好。除了睡覺、洗澡等少數情況,男人們基本上都要一直戴著「冠」。

不過你這樣的普通民眾是沒資格戴「冠」的,取而代之的是一塊黑布,你要像農民大叔那樣把它圍到腦袋上,工作流了汗就拿它來擦,這就是「黔首」一詞的由來。「黔」是黑的意思,「首」是頭的意思,用唐朝學者孔穎達的話來說:「凡人以黑巾覆頭,故謂之黔首。」這是秦朝統一天下後官府規定的稱謂,目的是為了消弭秦人與六國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比元朝統一後將各民族劃分為四等,這種做法先進多了。

然後就是衣裳了,嚴格來說,「衣」和「裳」是不同的,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才是「裳」。上衣分很多種:長的叫「深衣」,是士人、貴族等地位較高的人穿的;短的叫「襦」,是平民、僕役等地位較低的人所穿,原因當然是為了更方便幹活。不過平民也不是不能穿「深衣」,但只會在重大場合做為禮服。「裳」相對來說沒那麼多講究,就是裙子。(是的! 男人一樣穿裙子。)

來,給你這件衣服,稱為「褐衣」,是用麻布製成的,在秦朝是廣大勞動者的普遍衣著,也是刑徒們的制服,有秦簡記載了專門向刑徒發放這種衣服的規定,它的另一種稱呼叫裋(束)褐。將兩隻胳膊伸進袖子裡,再像穿睡衣一樣把兩邊的衣領「衽」交疊起來,然後繫上腰帶。記住一定要左領壓右領,在別人眼中形成一個「y」,這叫「右衽」;一旦穿反,成了遊牧民族或死人下葬時才穿的「左衽」,必定遭到慘無人道的圍觀和非議。

上半身好了,該下半身了。那時沒有內褲,和它最接近的只是類似短褲的「褌」(昆),也叫「犢鼻」(牛鼻子),越王勾踐在吳國做俘虜時就穿著它,司馬相如賣酒時也穿著它,顯然是地位低下者特有的衣著。一般情況下,裙裳裡面只有兩條「絝」(酷),也叫「脛衣」,其實是兩條套在膝蓋以上的褲腿,現在你可以理解為什麼先秦時人們都是兩腿閉攏地跪坐了吧?(腿一岔開,就什麼都露出來了呀!)

你一定聽過「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這句話,不過在秦朝,衣服和手足的重要性也許是顛倒的。因為當時肉刑很普遍,秦律有很多對犯人砍腳的規定,衣服反而可視為與房屋、牲畜一樣的不動產。《封診式》就有一個衣服被盜的案例,可見失主對此有多重視。北大藏秦簡還有一篇〈制衣〉,是一位叫「黃寄」的裁縫記錄下各種服裝的形制和製作方法,例如「下(裙)」依據尺寸不同,分為三種,分別稱為大(泄)、中、少;「上襦」也分為大衣、中衣、小衣三種。

正如今天有什麼樣的收入才開什麼樣的車,當時人們的衣著也與自己的社會地位相符。身為一般人,就算有錢也不能隨便穿著「上等人」才能穿的華麗衣服上街,這一點甚至法律也有紀錄,《法律答問》中有一條記載:「……毋敢履錦履。」這句話主語不明,但明確限制某類人穿織錦做的華麗鞋子上街;漢高祖劉邦也曾禁止在當時地位低下的商人穿絲綢衣服。

奇裝異服更被官府所禁止。假如你穿著從某些粗製濫造的古裝劇裡拷貝過來、體現古典繁複之美的「古裝」,招搖過市,一定會被路人扭送到官府,里典也許會讓你看看《商君書.墾令》裡面的規定:「靡靡之音、奇怪及奢華服飾等都不許在各地流行。」商鞅認為沒有這些外來的誘惑,你就會心思專一,一心耕田。這就和家長不准孩子在考試前看電視、打電動是一樣的道理。

本文經授權摘錄自時報出版《回到秦朝大冒險:穿衣吃飯,全部從頭學》(原標題:衣著:你得習慣不穿內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