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下午14:30到底是幾點?談談24時制與12時制之誤用

2016-07-09 06:00

? 人氣

12時制和24時制,經常被媒體誤用。

12時制和24時制,經常被媒體誤用。

近日發現很多告示、媒體對時間的標記有些誤用,而且是非常普遍,幾乎唾手可得,而且還經常出現在公部門及媒體。如:本場地開放使用時間為每日下午14:00~下午18:00。開會通知單上的會議時間:中華民國○○年○○月○○日(星期○)下午14:30。媒體的跑馬燈即時新聞快訊:強烈颱風○○預計今日下午15:30從花蓮登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也許是因為積非成是或是習以為常,似乎受眾們都知道下午14:00指的是下午2:00,下午14:30指的是下午2:30。如果是稍微有一點數理觀念的朋友都知道,座標系統的起點之標定很重要,既已標定下午,即表示正午12時的時間座標已歸0,下午14:30的正確時間應是正午12時,再加上14小時30分鐘,也就是次日凌晨的2:30。試想正常的開會時間,可能在凌晨的2:30召開嗎?

時間是基本物理量,此處的時間是指事件從開始發生直到結束,所經歷的總時間,在物理學中通常以△t表示之。例如﹕將水塔的水注滿,若水壓正常,水閥全開需時90分鐘;此一敘述中的90分鐘便是△t。

時間還有另外一個意義,係指在時間座標的歷史長河中所在位置。要精準表達時間座標,首先必須明確說明是以何種時間做標紀年。用大唐貞觀、大清康熙或中華民國紀年都無所謂,只要說清楚、講明白,面對歷史都可以很清楚的換算成西紀元年。此處的紀年選擇,無關統獨,重點在約定成俗、能達意、方便溝通就好。

從歷史觀點看時間,通常以年作單位,史料也只關心某一重大事件發生的年代,至於此事件發生的確切日期,可能早已不可考或沒人在乎。但如果事件是發生在今年,你會關心是幾月,如果事件發生在本月,你可能有興趣想知道是何日。如果是今日發生之事件,你可能會更關切發生時間是上午或下午,甚或幾點幾分幾秒都會關切。

地球因自轉而有了白天與黑夜,因公轉而有的了春夏秋冬,1天有24小時,分成上午及下午,鐘錶設計除數位計時器外,都只有12小時。因此每日的計時制有採12時制與24時制之分。在24時制中,每天的午夜12點為一天的開始時間,通常稱此時的時間為0時。到正午12時時,稱此時的時間為12時。到了下午4點鐘時,稱此時的時間為16時。時鐘回到12點鐘時,稱此時的時間為24時。此時的24時與次日的0時重疊。若一定要分出是今日的24時還是次日的0時,可用數學極限的概念解釋之,若是左趨近(從12時之左邊逼近12時但不超過12時),時間還在今日,此時的時間為今日24時。若是右趨近(從12時之右邊逼近12時但已超過12時),時間已在次日,此時的時間為次日0時。

在12時制中,上午計時方式與24時制完全相同,有時為更明確表達所標記時間是上午8時,可加註上午8時整或8:00Am。在12時制中,因時間座標從12時以後便歸0,時間若是下午4點,鐘錶讀出時間為4時,為了確切表達此時的時間,加註下午4時整或4:00Pm是必須的。

也許下午14:30到底是什麼時候?也不太會影響到國計民生,不太引起你眼球之注意,鮮少人關注。但筆者認為此一錯誤,關乎科普教育未落實,及國民對科普的基本素養之不足。就在筆者在職期間,曾針對此謬誤透過教學指導學生,或在會議提出建言,但影響層面小,顯然成效不彰。目睹此一錯誤仍繼續存在,是以為文,花已冗長的篇幅解釋時間、時制、座標……等相關資料,希望透過本文之說明,讓『下午14:30』的這類錯誤表達時間的語法,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永遠消失。

*本文作者為苗栗人,退休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