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迪士尼電影都是台灣製!曾被譽為「東方迪士尼」的台灣動畫到哪去了?

2016-04-22 15:55

? 人氣

你知道《小美人魚》其實是半個台灣人嗎?許多迪士尼經典動畫都是台灣製,包括《阿拉丁》、《泰山》、《獅子王》等,《花木蘭》不僅是Made in Taiwan,角色原型更由台灣人操刀設計。台灣動畫的好品質全世界都知道,台灣人自己卻大多渾然不覺。臺灣曾是全球動畫的製作中心,在最輝煌的年代,世界近 1/3 的動畫都由台灣製作。那時候,動畫師的薪水甚至是銀行經理的 2 到 10 倍,台灣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動畫製作公司,宏廣卡通董事長王中元說:「我們發薪水的時候,每個人都要拿個大袋子來裝,那薪水很厚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花木蘭.jpg
《花木蘭》的角色設計師張振益也是台灣人。(圖/Mulan@facebook

早期台灣動畫環境十分脆弱,動畫人抱著成為「東方迪士尼」的夢想,在篳路藍縷中摸索學習,靠著熱情打拼終於拿到迪士尼的訂單,站上動畫界的高點、搆到夢想的邊。如今 40 年過去了,台灣優勢不再,這群累積數千部動畫經驗的初代老將,仍有燃燒不盡的熱情,卻也要到了退休的年紀。

台灣人才輩出,早期蔡志忠將《老夫子》製成動畫紅了半個世紀,這部經典是老、中、青三代的共同記憶;後來參與製作《老夫子》動畫的敖幼祥更畫出《烏龍院》走紅兩岸;90 年代,林政德的《YOUNG GUNS》反攻日韓,還被翻成多種語言在許多國家出版,是當時少數能與《灌籃高手》抗衡的漫畫;由王小棣所執導《魔法阿嬤》叫好又叫座,成為首部進軍國際影展的臺灣動畫長片。

老夫子.jpg
《老夫子》是許多人兒時的共同回憶。(圖/老夫子 Old Master Q@facebook

台灣的人才在世界發光,但這麼多年來卻一直是外來動畫的殖民地,台灣的孩子幾乎都看日本和美國的卡通長大。什麼時候,台灣才能擺脫代工的命運,成為名符其實的動畫王國?

初代動畫人:篳路藍縷中堆砌動畫帝國

70 年代的動畫產業,可以說跟當年以加工為經濟命脈的其他產業一樣,在辛苦耕耘中,努力找出自己的方向。─公視紀錄片《逐格造夢》

70 年代卡通加工技術引進台灣,許多美日卡通都在台灣代工製作,但訂單多由小型工作室承接,軟硬體設備都相當有限。那時台灣的國民所得大概一千多塊錢,1978 年,從美國留學歸國的王中元看見台灣的優勢,成立了宏廣公司,匯集時下所有人才與資源,靠著代工電視卡通打下江山,成為台灣卡通代工業的領頭羊。當年世界最大的電視卡通製作公司,漢納芭芭拉公司(Hanna Barbera,HB,後來被華納併購)在宏廣創業初期,除了提供加工訂單,也經常派遣技術人員來台傳授技藝,大家熟悉的《頑皮豹》、《摩登原始人》、《藍色小精靈》、《德克斯特的實驗室》、《飛天小女警》等知名卡通,都是出於他們之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

涂亞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