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觀點》農地種豪宅,政府豈能無法可想?

2015-09-15 06:00

? 人氣

宜蘭農民因不滿縣府農地政策前往縣府抗議。(取自邱錫奎臉書)

宜蘭農民因不滿縣府農地政策前往縣府抗議。(取自邱錫奎臉書)

上週宜蘭農會發動三千人到縣府抗議宜蘭縣府凍結農舍建照,對農舍申請人資格從嚴申請,現場挺縣府「農地農用」的團體,和抗議的農民互相叫陣,累積已久的「農地種豪宅」爭議再度引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雖然抗爭在東海岸,不過,遠在內地南投的農民們卻都非常關心,一週以來,村頭厝尾,大家議論紛紛。原因無他,因為好山好水的南投也是台灣農特產—「農地種豪宅」的前三大產地。根據農委會的統計,自民國90年至103年底,全台核發農舍建照已達3萬4704件。其中,宜蘭縣居冠有5704棟,苗栗縣3863棟,第三名就是南投縣的3434棟。

農地新作物豪宅,改變了農地的價格,也改變了老農民對退休生活的想像,過去老農的夢想是終老於自己的田地上,但是飛快增長的農地價格,對比於務農的低收入,使老農們開始想要把地賣個好價錢拿來退休養老。

許多老農想要賣地退休,可是,想要務農的年輕人卻苦於沒有適合的土地可以耕作。在論壇公開徵徒弟的中寮老農歐輝雄的農場,這兩週想要向他請教的年輕人絡繹不絕。這些想要務農的年輕人絕大多數都沒有地,正在尋找可以耕作的地面。

有機農業對農地品質的要求很高,需要花2~5年時間養地,在養地的時間內收入不穩定,有機農作物的收成風險高,所以,這些有志青年不但需要品質好適合耕種的地面,更需要長期的租約,結果,他們現在都面臨「找地不易」的困難。

老農不想種田了,可是,想種田的年輕人卻找不到地可以種,這是怎麼回事呢?

產業有四要素:土地、勞力、技術、資金。其實,這次宜蘭的激烈抗爭,正暴露了台灣農業的核心問題:土地與勞動力的矛盾,已經繃緊到邊緣了!長期以來,我們重工輕農,工業生產方式不斷隨著世界的潮流前進,農業生產方式卻停滯不前,只是以補貼的方式拉拉扯扯地走到今日。時代不斷進步,農業的土地的利用和先進的勞動力卻完全無法接合,結果是農業所得偏低,農村的勞動力嚴重老化,農地嚴重荒廢。

如今,這個產業已經走到了它的轉捩點!

南投溪頭 (photo cedit:autan via flickr CC BY-NC-ND 2.0)
南投溪頭 (photo cedit:autan via flickr CC BY-NC-ND 2.0)

台灣有80多萬公頃的耕地,其中10多萬公頃在領休耕補助,政府每年花數十億發休耕補助。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活化耕地,政府也推出「小地主大佃農」等等措施,鼓勵老農民把田租給新農民,可是效果卻很有限,願意把田出租的農民不多。

為什麼老農們不願意出租田地?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1.可以領休耕補助,出租後就領不到了。

2.農保資格問題。

3.375減租陰影太重,擔心租出去收不回來。

其中,尤其是產權問題,對這些老農夫來說最為關鍵,租期太長,形同產權移轉,許多農民害怕未來土地收不回來,就算出租,也不願意簽約,只願意口頭約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