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美在任總統踏進北極圈 歐巴馬訪阿拉斯加

2015-09-03 18:47

? 人氣

歐巴馬試圖努力抓住魚。(美聯社)

歐巴馬試圖努力抓住魚。(美聯社)

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除了是美國歷史上首位非裔總統之外,2日,他又創下了一個紀錄:首位在任內踏進北極圈(Arctic Circle)的美國總統。正當歐巴馬身處北極圈的同時,中國船艦也現身白令海(Bering Sea),令人側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始終受忽視的美國國土

阿拉斯加源自於阿留申語的(Аляска)一詞,原意為「很大的陸地」,1867年4月9日,當時美俄雙方同意以720萬美元的代價成交,這筆土地交易亦為世界土地交易史上,面積最大的一筆交易,每英畝的平均單價僅2分美元。

 

 

直到1958年7月7日,時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簽署了《建州法令》(Alaska Statehood Act)後,阿拉斯加才在次年的1月3日正式成為美國第49個州,也是美國面積最大的一州。

歐巴馬規畫3天行程的主旨,即在盛讚阿拉斯加居民長期身處貧窮、孤立與缺乏奧援的情況下,仍能堅忍卓絕的在北極圈中生活,「這並不好受,沒有互相信賴與扶持,無法生存」。

歐巴馬試吃鮭魚乾。(美聯社)
歐巴馬試吃鮭魚乾。(美聯社)

在地化與全球暖化

歐巴馬在阿拉斯加行的第1天,便重新命名了位於阿拉斯加的北美最高峰,由紀念美國第25屆總統麥金利(William McKinley)的「麥金利山(Mount McKinley)」,更改為在阿拉斯加原住民語言中為「高山」的丹奈利山(Mount Denali)。

 

 

歐巴馬還走訪了當地漁村迪林厄姆(Dillingham),進入因地層下陷,400名居民被迫遷村的奇瓦里納村(Kivalina)視查,他表示,如果外國有心毀滅美國的村落,「想一想,吾人要怎麼保護自己的家園」。

此外,蘇厄德(Seward)冰河與當地永久凍土(permafrost)也是歐巴馬造訪的地點,由於北極圈溫度逐年升高,建築在永久凍土上的房屋、管線與道路均因永久凍土的解凍而受到擠壓影響,失去原有功能,粗估,目前阿拉斯加約有10萬人居住在永久凍土上。

歐巴馬2日搭船看冰川。(美聯社)
歐巴馬2日搭船看冰川。(美聯社)
歐巴馬視查的大熊冰河(Bear Glacier)。(美聯社)
歐巴馬視查的大熊冰河(Bear Glacier)。(美聯社)

 

50年僅獲20億經費

歐巴馬此行所到之處,也吸引了阿拉斯加原住民前往陳情。

1名伊努皮亞克族(Inupiaq)的原住民斯柏格(Red Seeberger)向歐巴馬抱怨當地物價太高,表示聯邦政府對阿拉斯加原住民的照顧不夠,水庫與下水道系統付之闕如,過去50年來,聯邦政府撥給阿拉斯加的預算總金額僅20億美元。

歐巴馬2日視察當地超市,顧客圍觀拿起手機拍照。(美聯社)
歐巴馬2日視察當地超市,顧客圍觀拿起手機拍照。(美聯社)

因此,當歐巴馬2日來到居民僅3千人的科策市(Kotzebue)時,他對群眾表示「當美國人民還在以嘴巴討論全球暖化問題時,阿拉斯加居民已經真實生活在全球暖化的環境裡了」。

歐巴馬走過曬乾漁獲的木架。(美聯社)
歐巴馬走過曬乾漁獲的木架。(美聯社)

中國軍艦在白令海

正當歐巴馬身處北極圈時,中國解放軍的海軍艦艇2日也在白令海附近活動,這也是中國船艦首次出現在該區域,白宮新聞秘書厄爾尼斯特(Josh Earnest)指出,美方並未將中國船艦視為威脅,但是「對方意向不明」。

歐巴馬這趟阿拉斯加行,並沒有發表任何政策宣示或是帶來聯邦政府的經濟挹注,而是希望經由此行更了解阿拉斯加當地人民的生活,同時,也要藉由突顯阿拉斯加地形地貌的改變,提醒世人減少探的排放量,以及正視全球暖化的嚴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