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靖觀點:「維持現狀」方法學─從蔡英文的論述談起

2015-08-30 12:05

? 人氣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維持現狀」的背後,遮蓋了不平等社會的另一面現象。(資料照/顏振凱攝)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維持現狀」的背後,遮蓋了不平等社會的另一面現象。(資料照/顏振凱攝)

「要終結政治惡鬥,台灣不能再對立下去……」這是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8月22日出席李登輝基金會募款餐會時所提出來的願望。如是願望,宜乎台灣全民所共有。只不過,選戰正酣,尤其是總統大選,贏者通吃,輸者覆滅,此時此刻談終結惡鬥,停止對立,即使是願望,都難相信其為良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沒有衝突,就無所謂政治

何況在台灣,「藍綠惡鬥」,早已成為慣用語、成語。所謂成語,就是四個字綁在一起,強迫記憶。提到「惡鬥」這個動詞,必然就召喚「藍綠」做為主詞。蔡英文此刻既然身為綠營的主子,當然是能戰、善鬥才是硬道理。再說,藍營候選人洪秀柱鬥志旺盛,正在逆流而上,伺機反撲。綠欲靜而藍不止,蔡英文的美好願望究竟只能視為美麗的用語,場面話,是政治上的所謂「螢幕論述」:講求的是媒體聲光效果,儘量避免內涵涉及實質。

惡鬥既是政壇常態,台灣民眾早已習慣淡然處之。議會政治,雖談不上武鬥,卻也不是文科。翻桌、甩椅、踹門、潑水、扯髮拉領帶、你陰招我暗拳,一有牙痕瘀青,不是掀衣露乳,就是暈死……處處有戲,時時有看頭,老百姓很受娛樂。

其實,放眼世局,衝突、對立本是政治常理,有智慧的人,是正視衝突,而不是輕言終止。或者,更進一步說,沒有衝突,就無所謂政治。「衝突」是人類社會利益不協調時所產生的公開對立形式,許多衝突表現為物質或是象徵性地位的

爭奪。搶糧、搶水、搶石油、搶金礦、搶土地、搶名聲……都可以是衝突的元素,越是稀缺,就越為激烈。面臨大選,總統位置只有一個,極為稀缺,劇烈衝突乃勢所必然,前民進黨秘書長邱義仁曾以「割喉戰」形容,雖不中,亦不遠。

從社會關係的角度來看,豪門貴族有錢有閒,勞動者拚死拚活依然一無所有;大老闆有土地、廠房、機器、股票……小工人只有血與汗屬於自己。這樣的生產關係,階級差異懸殊,矛盾乃必然,衝突係本質。客觀矛盾衍生的衝突,可以讓被壓迫者覺醒,從而集體尋求改變經濟、政治、社會的組織模式,讓人活得更有尊嚴,資源的分配更為合理。也因此,衝突也可以有正面的意涵,可以讓社會群體更敏感於其歸屬,更加強其連帶,從而誘發團結爭取合理權益的力量,而這也正是社會進步的源泉。

究其實,台灣的政治問題,不在衝突,不在對立,而在於太喜歡以貌似優雅的語詞掩蓋衝突、對立的事實。譬如,「多元」就是近年來越來越升級的美好用語。多元升學、多元成家、多元課綱、多元貿易……任何名詞,冠上「多元」兩字,就是政治正確的最高保證。

少數族裔在CIA的貢獻

蔡英文今年六月訪美,在紐約發表演說,強調「多元才是台灣的價值」;拜訪共和黨議員時,力爭加入「跨太平洋合作組織」(TPP),她的說法是:「多元貿易是確保台灣經濟自主的重要因素。」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