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談高中生反課綱─大人該出面接管議題了

2015-08-04 05:40

? 人氣

8月3日下午教育部前反課綱。(吳友友攝)

8月3日下午教育部前反課綱。(吳友友攝)

我是六年級生,從小到大,從小學到高中,我一直被當成怪咖,因為從師長、父母到同學,大家都寧願花更多的心思去讀國英數,大學聯考時被要求不可以讀歷史系,因為畢業後會找不到工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當然知道不是每個父母、師長都是如此,我只是想說,這個社會、這個教育體系從來不重視歷史教育,對讀歷史的人總是輕蔑、語帶嘲笑地問他們畢業要幹嘛….

突然間,在台灣備受輕忽的歷史學變成了舉國焦點,真讓我不習慣。

我喜歡歷史,但臺灣史一直不是我的首選,原因是,只要跟友人深入一點的談,就非常容易掉入政治意識型態的對立,然後,所有的歷史事實就突然變得次要了,因為這樣,我寧願選擇讀日本史、讀西洋史,我的意思不是在討論這些歷史時就不會有意見不同,而是那種意見不同是在討論或辯論,可是只要變成是臺灣史就很容易變成爭執或吵架。

不難理解也很難理解的現象,是不是?

課綱很重要,我同意。史觀很重要,我也同意。但是,它真的只是一個架構。更重要的是論述與老師如何教學,不是嗎?

我試著把這次的高中生反課綱中的幾個元素做個調整:

把「歷史」改成「數學」,把「臺灣史」置換成「三角函數」。高中生反對數學課綱,抗議減少三角函數的比例,衝進教育部…

請問諸位,還會覺得這些高中生站得住立場?

我不是要說高中生沒有思考的能力,而是要問,這些高中生對於歷史學的素養、或者是他們對於歷史的認識夠正確嗎?他們的高度、視野足以決定一個國家的教育課綱往那裏走?

請別忘記,台灣史觀也只是眾多史觀的一種,如果中華史觀只是一種看法,台灣史觀同樣也是,它不代表全部的史觀。如果這時候就說,但台灣史觀代表大多數人的意見所以要被接受,那我想請問,這種心態,跟批評這些高中生只是少數人沒有代表性,又有何不同?

如果每一個學生只要對課程內容不滿意就可以搞串聯,搞反抗,而且還被正當化、英雄化,我覺得不只是教育體制運作出了問題,這社會的價值觀也出了問題。

我們可不可要求,對課綱有意見的大人出來接手議題,然後讓高中生回到校園。周婉窈教授事到如今還要躲在背後嗎?對課綱意見最多的人,請出來接管議題,妳們的目的也達到了,是吧?

讓高中生回到校園吧!我們除了要教育學生挑戰權威,自主思考外,更應該教育孩子要懂得尊重跟自己不同意見的人,在一昧要求別人要聽自己的聲音之餘,好好想想,人家為什麼要聽,還有,你又有認真聽了別人的意見嗎?

*作者六年級生,偶爾喜歡在網路上發表想法的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