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以色列、哈瑪斯聯手打造的人間煉獄──加薩走廊

2015-06-24 02:24

? 人氣

2014年加薩戰亂,死於以色列攻擊行動的巴勒斯坦兒童。(美聯社)

2014年加薩戰亂,死於以色列攻擊行動的巴勒斯坦兒童。(美聯社)

約莫一年之前的2014年7月8日,以色列國防軍(IDF)對巴勒斯坦人聚居的加薩走廊(Gaza Strip)發起「護刃行動」(Operation Protective Edge),報復統治當地的極端組織「哈瑪斯」(Hamas)綁架、殺害3名以國青少年,並遏阻哈瑪斯對以色列的火箭攻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被哈瑪斯綁架、殺害的3名以色列青少年(美聯社)
被哈瑪斯綁架、殺害的3名以色列青少年(美聯社)

以色列或許自認師出有名,然而面積僅360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81萬的加薩,是全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而且軍事體制與平民生活盤根錯節,想要執行「外科手術式攻擊」(surgical strike)絕非易事。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在以軍長達48天的狂轟濫炸之下,加薩有2252人化為砲灰,其中65%是平民;另有1萬多人受傷,其中超過3成是兒童。(以方73人死亡,6人為平民)

2014年的加薩戰亂,死傷者之中有許多兒童(美聯社)
2014年的加薩戰亂,死傷者之中有許多兒童(美聯社)

此外,52萬巴人淪為難民,7000多幢民宅變成瓦礫堆,1萬個家庭無家可歸,重建經費約需60億美元。

這是6000多次空襲、1萬4500枚戰車砲彈、4萬5000枚砲彈造成的「附帶損害」(collateral damage)。這不叫戰爭罪行,什麼才叫戰爭罪行?

2014年的加薩戰亂(美聯社)
2014年的加薩戰亂(美聯社)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HRC)22日發布厚達217頁的算總帳報告,指控以色列犯下戰爭罪行(例如深夜時分鎖定民宅進行空襲,明知可能造成平民慘重傷亡)。但特別的是:報告中的「戰犯」有兩方,哈瑪斯以恐怖手段對付以色列平民,同樣不可原諒。

加薩走廊的哈瑪斯戰士(美聯社)
加薩走廊的哈瑪斯戰士(美聯社)

報告由美國法學家戴維斯(Mary McGowan Davis)與塞內加亞律師迪恩(Doudou Diene)共同撰寫,一方面要求以國政府將涉及戰爭罪行的人繩之以法,一方面譴責哈瑪斯對以國平民的火箭與迫擊砲攻擊,而且在自家地盤上以肅清「奸細」為名濫殺無辜,形同遂行恐怖統治。

加薩走廊的戰後廢墟(美聯社)
加薩走廊的戰後廢墟(美聯社)

這份報告看似各打五十大板,然而可以算是一場力求公允、客觀的調查行動,以軍對加薩地區瞭若指掌,卻故意攻擊平民聚居地區(甚至包括聯合國興辦的學校)的行徑固然可惡;但哈瑪斯也絕非「反抗強權」的善類,以色列的罪狀並不能合理化它的暴行。

另一方面,這份報告也凸顯了加薩堪憐的處境,強鄰以色列隨時可能發動毀滅性的攻擊,181萬平民猶如俎上魚肉;同時哈瑪斯為發揚極端意識形態、博取政治利益,動輒挑釁以色列,不惜以自家人為籌碼、犧牲品與人肉盾牌。

世界銀行(World Bank)今年5月發布報告指出,在歷年戰禍、以色列封鎖、哈瑪斯惡劣治理的摧殘之下,加薩的經濟已經瀕臨來到崩潰邊緣。當地43%的失業率高居全球之冠,青年失業率更超過60%,簡直是奇觀。單就經濟而言,加薩是一座人間煉獄。

加薩走廊的男童小販(美聯社)
加薩走廊的男童小販(美聯社)

以色列自2007年施行至今的封鎖,是扼殺加薩經濟的最主要因素,至少封鎖掉一半的GDP。2014年的48天戰事又將加薩的GDP砍掉4億6000萬美元。拿2014年與20年前的1994年相比,加薩的實質GDP幾乎原地踏步,人口卻增加了230%,導致實質人均收入遽減31%。

加薩也對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形成財政重擔,消耗43%的預算,其中加薩本地的歲收只能支應13%。加薩追80%民眾需要社會救助,近40%民眾生活在貧窮線之下(每天生活費不到1美元)。

2014年的加薩戰亂,再度點燃年輕一任巴勒斯坦人的怒火(美聯社)
2014年的加薩戰亂,再度點燃年輕一任巴勒斯坦人的怒火(美聯社)

世界銀行明白指出,加薩地區的現況「無法維繫下去」,以色列必須放鬆甚至解除以反恐為名的封鎖,巴人政府與哈瑪斯必須大幅改善治理的效能,國際社會必須提供充裕的建設經費。當然,各方也可以什麼都不做,坐視加薩爆發人道災難,淪為動亂的溫床、恐怖分子的供應地。

挑起戰禍之後又阻撓重建,讓以色列與哈瑪斯的戰爭罪行罪加一等。當然,想要看到雙方高層官員站上國際刑事法庭(ICC)的被告席,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好消息是,戰爭罪行沒有追訴時效(statute of limitations)的限制。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