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自提6%退休金還是被課稅!專家一文試算「反而要繳更多」,低於這金額才免稅

2024-05-21 10:01

? 人氣

勞退自提6%還是要繳稅!專家一文試算曝驚人結果。 (示意圖/取自photo-ac)

勞退自提6%還是要繳稅!專家一文試算曝驚人結果。 (示意圖/取自photo-ac)

勞退新制從民國94年7月起開始實施,大家都知道雇主要強制提繳不低於薪資級距6%的金額,勞工個人也可以自願提繳不超過6%的金額,但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原來退休後提領的退休金也可能需要繳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退休金提繳的金額同健保一樣有個分級表,只要有實際工資或執行業務所得就可以提繳,最低級距為1,500元,6%的提繳金額就是90元,最高提繳級距為15萬元,6%的提繳金額為9千元,若雇主與自願提繳都是6%,則每個月可在退休金帳戶存下18,000元。

過去常認為,高所得的人自願提繳有好處,因為自願提繳的金額可以免計入當年度申報的個人綜合所得稅,以申報薪資15萬元為例,每個月提繳9千元,一年就是10.8萬元,15萬元以14個月計算年所得,若沒有申報其他扶養或特別扣除額,很高機率要繳到20%的所得稅級距,少計入10.8萬元可以省下21,600的稅金。

但其實之後領退休金也是可能需要繳稅的,退休金規定為,採用月領者,全年領取總額超過81.4萬元之金額,併入取得年度綜合所得總額申報繳納所得稅。也就是說,以112年綜所稅扣除額,單身無撫養的條件計算,若無其他所得,退休金總領金額低於123.7萬元(81.4萬 + 42.3萬)尚不需要繳稅,平均月領103,083元。

若採用一次領的方式,領取總額在新台幣18.8萬元X服務年資金額之下者,所得額為0,超過18.8萬但未達37.7萬乘以服務年資之金額,以其半數為所得額,超過37.7萬乘以服務年資之金額就要全數認列為所得額。

以30年工作年資為例,18.8萬X30 = 564萬元,37.7萬X30 = 1,131萬元。一次領的退休金金額在564萬元以下免稅,超過564萬的部分會有一半計入個人所得,超過1131萬元的部分全部都算為所得額。

以投保年資30年來計算,若工作滿30年即為60歲可申請請領的時間,只有雇主強制提繳的6%,並以預估個人退休金投資報酬率4%為例,月扣繳薪資要超過137,100元,一次提領金額才會超過564萬,有需要計算個人所得稅額的機會。

看起來雖然很少人會能扣繳到那麼多錢,要計算個人所得稅的機會很低,但如果勞工有自願提繳6%,則月扣薪資只要達到69,800元即會超過,因為加上雇主強制扣繳的6%,總計扣繳金額就來到139,600元了,能達到這樣薪資水準的人就多很多。


再以15萬元投保金額為例,同樣預估投資報酬率4%,除了雇主扣繳的6%,勞工也自願扣繳6%,在30年後的退休金帳戶總額會達到1231.9萬元,若一次提領的話,會有384.4萬元併入申報年度的個人綜合所得,扣掉42.3萬的扣除額,有342.1萬要繳稅。

以112年的所得稅率標準,342.1萬會邁入30%的所得級距,342.1萬X30% - 39.2萬(累進差額)= 63.43萬元。意思是,一次提領1231.9萬元的退休金時,可能最高要繳到63.43萬元的個人綜合所得稅。

假設扣繳的30年期間都是用15萬元申報購繳,每年省下2.16萬元的所得稅,30年下來可省下64.8萬元,但最後一次提領退休金時,可能會需要繳到63.43萬元的所得稅,如果預估退休金投報率更高的話,需要繳的稅會更多。

所以,大額自願扣繳退休金省下的所得稅有沒有比較划算?以上計算下來的結果是「可能沒差多少」,要繳的稅差不多(政府都有精算過),但若再考量自己的投資報酬率因素進去,結果就又會不同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

責任編輯/林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