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文榮觀點:愛情經濟學─富貴女不嫁魯蛇男?

2018-08-31 05:50

? 人氣

作者指出,在臺灣男女雙方的婚配基礎是基於很高的薪資來決定的話,我只能很殘酷的告訴大家,機率真的是趨近於零!(圖/focusonthefamily.com)

作者指出,在臺灣男女雙方的婚配基礎是基於很高的薪資來決定的話,我只能很殘酷的告訴大家,機率真的是趨近於零!(圖/focusonthefamily.com)

上週有個不太起眼的社會新聞吸引了我,凡是愈不起眼的新聞,對我來說都饒富經濟趣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則新聞指出,一個月領33K的男人,卻大嘆女友的結婚條件是月薪50K才肯嫁,我頓了會想了一下,轉頭問了我家夫人,要是當年我這條件,你怎會昏了頭嫁給我這魯蛇窮書生呢?我家夫人指了指我在《巷子口經濟學》的「愛情是不是一場交易」這篇中的兩件事說明,第一,愛情是一種「相互依存效用函數」,第二,歌德說過,女人愛慕一個男子是著眼於他未來的前途。我想,我們家夫人一定是理性算計過,絕對不是感情沖昏了頭才嫁給我這魯蛇窮書生才對!

上個學期,我問了我授課大學的班上女學生,她們選擇男朋友的收入條件是多少?有女學生答說70K,我勸她別把標準提得這麼高!

話說這年頭已經未婚、少子化這麼可憐了,怎麼這會男大當婚,女可能不嫁的原因,可能是男方薪水太低所致,但高薪男,難道這麼容易碰到嗎?一點可不!

如果以男方26歲的薪資當起始點,魯蛇一點的話靠薪資自然成長,不考慮物價因素,男方到底要幾年後才能到50K呢?以新聞提及的15年,約莫是以3%的薪資成長率計算,那麼,男方可能要到41歲才有機會迎娶女方,問題是女方願意等嗎?大家都說女人青春有限,如果我為女方做個經濟決策評估,我會趁早說:別等了!

別等了,這句話是個雙關語,等等再細說。

但我可記得今年主計總處說近十年的薪資成長率僅有1.3%,如此一來,達成50K的目標值可得要再往後延長19年,可得要34年後才有辦法,此時,這位青年才俊已經是個60歲的老翁了!

低薪、低薪資成長率與高物價,這是現階段臺灣年輕人遇到的兩低一高的挑戰,本質上就是個嚴重的經濟與社會問題。如果男女雙方都要期待對方三高,學歷高、身材高、收入高,光看第三點,恐怕如此下去,根本沒有理想的婚配機會。

中立一點來說,我會勸女方下修一下標準,因為女方會遇上男方,想必是環境限制了選擇,如果依據不負責任的統計,人的一生當中平均只會有64個朋友,按男女比例各半,女方有可能出現的男朋友,差不多是32個當中其中的1個,再以未婚率53%計算(別懷疑,臺灣適婚年齡未婚比率約53%),僅有17個「備選方案」有機會找到另外一半。

重點來了,這17個備選方案的男方,究竟有多少人有機會達到一個月50K的薪資呢?假定,朋友圈的薪資分布很平均的話,如果是平均月薪50K的話,約領先70%的上班族(如圖1),那麼範圍會縮小到只有5個人,薪資條件如果是經常性薪資的話,約領先80%(如圖2),範圍會縮小到只剩3人。

平均月薪50K分布。(資料來源/薪情平台)
平均月薪50K分布。(資料來源/薪情平台)
經常性薪資50K薪資分布圖。(資料來源/薪情平台)
經常性薪資50K薪資分布圖。(資料來源/薪情平台)

中肯一點來說,不管是3人還是5人,同時滿足未婚(有可能是失婚或者喪偶)、高薪又年輕的機率還有多高呢?然後,彼此還能夠看上眼,攜手共度婚姻機率還有多高呢?

這道理告訴我們「絕對不要只吃窩邊草」,女方一定把交遊圈擴大才有機會找到高薪男!

男女找到理想另一半的機率其實是很公平的,「泛科學」一篇文章「情人理型:讓數學告訴你,遇見完美的情人有多難?」指出,機率大約是0.37%(還沒考慮薪資分配),我認為結果差異不大,一個字「難」,兩個字「很難」,三個字「非常難」。

如果,在臺灣男女雙方的婚配基礎是基於很高的薪資來決定的話,我只能很殘酷的告訴大家,機率真的是趨近於零!

經濟學,果然是既理性又殘酷的一門科學!

*作者為資深產業分析師,科普經濟學作家,著有《巷子口經濟學》與《拜拜經濟學》等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文榮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