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讓生育率逆勢上揚,德國人是怎麼做到的?

2018-08-21 22:00

? 人氣

(德國之聲)

(德國之聲)

近日,中國政法大學一名教授有關設立生育基金鼓勵生育,對頂客族徵收「社會撫養稅」的言論在中國社會引發爭議和批評。據統計,中國一對夫婦的平均生育率現已下降到1.2—1.4之間。德國也是低生育率的國家。德國政府為提高生育率有些什麼措施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江蘇省委機關報《新華日報》8月14日發表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劉志彪、張曄的署名文章,稱提高生育率應成為中國新時期的任務,並建議設立生育基金制度。具體辦法是,40歲以下公民每年以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生育基金,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時,可申請取出並領取生育補貼,用於補償婦女及家庭在生育期的短期收入損失。如未生二孩,賬戶資金則要等到退休時才能取出。

無獨有偶。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核心成員胡繼曄16日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未來不僅可以設立生育基金制度來鼓勵生育,還要對頂客族徵收社會撫養稅。他指出,中國2000年後已陷入「低生育陷阱」,一對夫婦的平均生育率已從當時的1.6左右降至現在的1.2-1.4之間,遠低於人口不增不減的2.08-2.1的數據。他認為,生育關係到民族延續、也關係到備戰,「過去中國採取計劃生育,向超生的家庭徵收社會撫養費,但是未來鼓勵生育,應該向丁克家庭(頂客族)徵收社會撫養費」,此外,應建立生育基金,徹底開放生育,鼓勵生育,比如奶粉免費,給百姓供應奶粉票、尿不濕票等,同時能夠給予生育的母親帶薪產假、托幼園免費等福利等。

變相罰款還是鼓勵生育?

《新華日報》的文章以及胡繼曄的建議立即在中國社交網絡發酵。網民認為,從工資裡扣生育基金是變相罰款,是變著法子讓民眾承擔生育成本,甚至巧立名目增加生育成本;而官媒發表這樣的文章,是「利用新聞媒體和專家不斷探測民眾的下線」。

網友們還寫道,「就是因為沒錢才不生的 你還收稅……」;「專家,你是嫌大家三四千的工資供著上萬塊錢一平米的房價不夠累嗎,你還來個生育基金?還有這是創造條件還是逼迫?……」;「都2018年了……還活在封建時代嗎?生不生孩子女人有自己的選擇權」。

甚至連央視網也評論說,「我們可以通過宣傳鼓勵生育,也可以制定激勵政策引導生育,但不能以『設立生育基金』之名對不生或少生家庭行懲罰之實。這種建議於法無據、於理不通、於情不合,既有違常識,也暴露了研究者專業素養的不足。」

面對輿論一片罵聲,胡繼曄出面回應說,先前的報導誤讀了他的觀點,他認為,國家應設立鼓勵生育的基金,但錢並不是讓老百姓來交,而是由過去徵收的社會撫養費來負擔。另外,可以從個稅抵扣的部分,實現對頂客族的「不鼓勵」。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年初公佈的數據,2017年中國大陸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比上一年減少了63萬。各地計生委的數據還顯示,2018年上半年新生兒的人數同比下降了15%-20%,顯示全面二孩政策導致的出生人口高峰很可能已經過去。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宣傳機構開始製造「多子多福」的輿論導向也就不足為奇了。各路專家也對「中國的人口出生率面臨斷崖式下跌」發出警告,並紛紛「獻計獻策」。在不久的將來,估計不斷會有新的「促生」提案以及推出政策。

德國如何鼓勵生育?

德國也是低生育率國家。兩德統一後,生育率長期徘徊在1.4左右,最低的年份甚至只有1.25。隨著一系列鼓勵生育的推出政策,德國2016年的生育率達到1973年以來的最高點,為1.59。如果以新生兒母親為德國人的婦女為統計基礎,生育率為1.46;在新生兒母親為在德外國人的人群中,生育率為2.28。不過,就在人們開始談論「新生兒出生潮」之時,德國2017年的出生率又有所回落。

Deutschland Initiative Drop In(klusive) (picture alliance/dpa/U. Anspach)

德國2016年迎來了一個小小的生育潮

為了鼓勵生育,德國政府以及社會主要採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一,父母津貼。子女出生後,在家照看孩子的父母一方每月可得到最低300歐元,最高不超過1800歐元的津貼。低收入的父母的津貼可以相當於孩子出生前的淨收入,高收入者所得津貼為子女出生前淨收入的65%。這筆錢父母雙方總共可拿14個月,其中一方不超過12個月。該政策還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比如在子女出生後以半職形式回到工作崗位的人可以最長享受兩年的津貼,但每月的津貼減半。該政策從2007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

二,子女津貼或子女免稅額度。

前西德從1954年起開始引入而子女津貼制度。最初只是從每家第三個孩子起,每月給每個孩子發放25馬克津貼。從1961年則改為從每家第二個孩子起發放津貼(前提是家庭年收入不超過7200馬克,並且不是公共服務業員工)。從1975年開始,各個家庭第一個出生的孩子也能得到子女津貼了。1983年後,子女免稅額度開始引入。

現行德國子女津貼制度針對未成年兒童以及雖已成年,但未滿25歲,尚處於培訓學習的青少年,包括繼子女以及領養的孩子。按照現行規定,2018年,每家第一和第二個的子女得到的補貼是每人每月194歐元,第三個孩子得到的補貼為200歐元(你確定就行)。第四個以及更多孩子得到的補貼為每月225歐元。政府還計劃從2019年7月起將補貼每月增加10歐元。(註:德國全職人員平均稅前收入為約3000歐元。)

如果不申請子女津貼,也可以申請減個稅。父母雙方的子女免稅額度2018年為每個孩子7428歐元/年。即年收入中的7428歐元免除個稅。這主要是適用於收入較高的家庭。報稅時,稅務局會看每家的具體情況,如果減稅對家庭有利就採取減稅的方式,反之,該家庭就獲得子女津貼,不再享受個稅減免。

三,低收入人群可以申請兒童補貼金。每月最高為170歐元。

四,單親家庭享受稅收優惠。

五,兒童託管費可以抵消部分個稅。

六,公立托兒所、幼兒園的費用依據父母工資收入而定,低收入家庭甚至免交託管費。

七,父母一方加入法定醫療保險的未成年子女以及未滿23歲,自己沒有收入的子女可享受免費醫療保險。如年滿23歲,但仍未完成學業,則可以在年滿25歲前繼續享受免費醫療保險。(德國加入法定醫療保險的人佔國民總數的約85%。)

八,公共服務業和一些大企業向員工發放專門的子女津貼。

不過,盡管有種種鼓勵生育的措施,但據統計,德國每五個婦女中就有一個終生沒有孩子。決策者也認識到,光靠津貼或者減稅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解決兒童託管和婦女生育後重返就業崗位的問題。目前,德國政府仍然繼續試圖通過增加幼兒託管位子等措施,穩定生育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