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柯文哲現象正在改寫台灣選舉史

2018-08-16 19:10

? 人氣

柯文哲擁有全國性輔選實力,今年年底大選應會再發威。(郭晉瑋攝)

柯文哲擁有全國性輔選實力,今年年底大選應會再發威。(郭晉瑋攝)

今年三月間,台北市長柯文哲應邀出席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大賽開幕典禮。在會場上柯P開頭就說,要談國際品牌,「其實柯文哲就是一個品牌」,這時台下抱以一陣呼喊與掌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接著又說,他到國際上遇到國外友人常說:「先有柯文哲,才有杜特蒂(Rodrigo Duterte)、才有川普(Donald Trump)、才有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說到這裡,柯文哲展現出他招牌式傻笑,台下一陣歡呼掌聲。之後又用他的台式英語總結:「他們聽了就豁然開朗:『原來ROC就是Republic of Casino』……。」又是一陣招牌式傻笑,台下再爆出一陣呼聲,接著柯P開始大談什麼是創新。

跳出框架,先挖建制陣營的牆角

杜特蒂、川普、甚至柯文哲,被視為民粹政治代表,馬克宏則成功地阻擋了右勢民粹勢力試圖席捲歐洲。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反建制,而且善於激發由下而上的草根力量(也就是民粹)來贏得選舉──例如馬克宏宣示改革無效率的國會、提高比例代表,自己的政黨「共和前進」(LREM)則提名眾多素人參選。

這幾位政治領袖都是在做一種政治上的創新,而且已對建制造成很大震撼。

創新不見得保證改革成功,但至少提供眾人一個跳出目前困境的想像。他們也許會吸引到新的參與者投入,但更大作用是,從現有建制陣營中挖走原本的支持者。

川普一路從共和黨黨內初選到贏得大選,就是從共和黨建制派中挖走支持者。二○一四年台北市長選舉,投票率和前一次相當、甚至低一點,柯文哲勝出關鍵就是從藍營中挖到約占全部投票者一成的選票。

「建制」就是已經享有資源,而且建立一套資源分配的遊戲規則;創新則要打破現有資源分配方式,所以創新往往就伴隨著攻擊現有制度的弊端。柯文哲一上任就全力瞄準大巨蛋等「弊案」,就是一例。遠雄案對馬英九、郝龍斌而言不是弊案,北市府對遠雄的優遇,只是在既有資源分配規則下,達成政策目標(保證世大運時大巨蛋如期完工)的理性選擇。

創新吸引了沒能參與現有資源分配遊戲的人加入。例如台北市府的網路海選,即使是一個缺陷很多、絕非理性商討的遊戲規則,但至少提供了新機會給沒有入場券的人。

柯P的新媒介足以左右建制媒體

尤其對剛剛踏入社會、雄心勃勃想開創人生的年輕人,柯文哲團隊提供了太多可以發揮所長的機會。「學姐效應」除為柯文哲自己的宣傳加分,也提供年輕人一個快速成名的範例──加入柯P團隊,我就可以像那些年輕幕僚般發光發熱。

當年陳水扁的市府團隊有「羅馬」,羅文嘉與馬永成兩個未滿三十歲的年輕人,創造了青年從政成功典範;如今柯文哲團隊則有「學姐們」。這兩個領導人都信任年輕人,讓他們發揮才能,年輕人也努力給老闆回報。網路傳播時代更需要打造出十五分鐘內就能吸引目光的英雄,柯文哲團隊四年來善用網路傳播,用大量資源經營網路,造就了他今天的人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

新新聞顧爾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