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專欄:課綱改了,中國文化反而活了

2018-08-15 06:50

? 人氣

課綱「取消」了中國史,併入東亞史,未來想讀歷史得往課外書找。(圖為兵馬俑,以後的教科書大概教不到了)。

課綱「取消」了中國史,併入東亞史,未來想讀歷史得往課外書找。(圖為兵馬俑,以後的教科書大概教不到了)。

高中歷史課綱改成台灣史、東亞史、世界史,「中國史」沒了。很多人大聲疾呼這是「去中國化」,當然是,但是台灣人骨子裡的中國基因(包括生物的和文化的)能「去」得了嗎?相反的,個人認為,台灣本地的「中國文化復興運動」從此刻開始萌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道理就跟當下節氣一樣:明明還是溽暑,為什麼節氣是「立秋」呢?因為立秋才是夏天暑氣最盛的日子,過了這一天,熱氣就要開始走下坡,但天氣還不會很快轉涼,下一個節氣「處暑」則是「暑氣逐漸消退」的意思,但仍然是夏天。「去中國化」的所有努力(你不能不承認他們真努力),在歷史課綱拿掉中國史的當下,也到了開始下坡的轉捩點。在此之前噤不則聲的「中國派」(不是統派,這個定義有機會再做論述),就要開始發聲。而去中國化注定徒勞無功,就跟夏天不可能永遠熱下去一樣必然。

為什麼這樣講?

先做逆向思考:如果年輕一代真的是「天然獨」,那麼,即使課綱不改,反中也還是他們天生的DNA,課堂裡讀再多中國史也沒用,反而提供他們反中的論據罷了——中國歷史裡有著那麼多的不良,甚至邪惡素材可供使用,不是嗎?

但他們不是「天然獨」,而是「天然台」(黃年提出,非常認同),所以他們認同台灣遠超過認同中國,甚至對北京老是打壓台灣、對台灣「說三道四」非常反感。但那個「中國」是政治上的中國,而非文化上的中國。

什麼是文化上的中國?台灣人講的語言、用的文字、思考方式,乃至過年過節、風俗習慣都是「中國式」的。這個永遠改不了,因此「去中國化」就只能是政治層面的,骨子裡永遠是「中國」。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即將上路,上任後首度出席的教育部長葉俊榮(中)表示,新課綱以核心素養為中心,擺脫了課本、文本中心的思想。(教育部提供)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即將上路,上任後首度出席的教育部長葉俊榮(中)表示,新課綱以核心素養為中心,擺脫了課本、文本中心的思想。(教育部提供)

然後做順向思考:一旦歷史課綱改了,課本也隨課綱改了,高中學生讀到更多的東亞史,會怎樣?

從東亞整體的角度看,怎麼可能否定「中國主導東亞」的命題?又怎麼能夠假裝沒看見「中國文化影響東亞2000年」的事實?最可能的結果反而是:年輕人深感歷史課本不夠,希望瞭解中國更多!

另一個附加效應是:當下很多人很努力推廣日本文化,甚至前清的遺跡都去之而後快,日據時代的遺跡則通通當寶,簡單說就是「以日本為宗主國的台獨」。可是一旦年輕人希望更瞭解中國,從而知道日本、朝鮮、乃至東南亞的文化,是如何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甚至直接移植自中國,那他們會接受「以日本為宗主國」嗎?而一旦年輕一代開始希望多了解中國文化,開始不接受「其他外來文化凌駕中國文化」,本文所謂「台灣的中國文化復興運動」就要開始了,因為,此刻其實是台灣人「以中國文化為榮」的谷底啊!

簡單說,重點在於「身為台灣人的光榮感」。包括當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認為自己的文化是「日本文化」嗎?是「東亞文化」嗎?肯定都不是,因為那都缺乏光榮感。而主張台獨的人士(以及被台獨綁手綁腳的民進黨政府)事實上無力抗拒這種文化DNA,只能努力強調「台灣文化」,可是台灣文化是天上掉下來的嗎?其結果將是,更多(尤其是年輕人)開始尋找「我們怎麼走到這裡」——答案會是什麼?還不是來自中國!

所以,擔憂「去中國化」的人士其實不必為了課綱修改而呼天搶地,反而應該把爭論課綱的時間、精神、力氣,放在一旦年輕人「想要瞭解中國」時,提供他們有管道、有師資,得到正確的(不受政治混淆的)知識。

*作者為專欄作家。更多好文請看〈公孫策說不測風雲〉臉書紛絲專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哲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