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東亞金融戰略大競逐,台灣的企圖心能否脫穎而出?

2018-07-03 06:00

? 人氣

賴清德提出的金融改革方案是否能讓台灣金融業現代化?(陳韡誌攝)

賴清德提出的金融改革方案是否能讓台灣金融業現代化?(陳韡誌攝)

前一篇文概述了台灣金融改革的艱難道路,也提及行政院最新推出的「金融發展行動方案」。這個堪稱「第三次金改」的大架構,主要概念不脫以下幾點:加強公司治理水準、擴張國際金融網路、鼓勵金融機構整併、提升金融科技創新。想知道詳細內容,可以直接在網路上看到行政院的會議簡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行政院長賴清德喊出的戰略目標,例如制定金融業107年對中小企業的放款成長目標為新台幣2700億元、對五加二創新產業放款成長目標2000億元,目標是讓產業跟金融攜手進軍國際市場。而台灣金融業的整體實力強不強?其實是夠強的,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就直指,台灣銀行體系有40兆存款、上市櫃公司市值有37兆、保險業有23兆元資金,加起來剛好100兆,台灣的財富夠雄厚。但是這樣雄厚的資金,在保守的金融環境下被侷限了。所以台灣空有超額存款,卻沒有良好的投資環境。

國際領先者不會等待台灣金融脫胎換骨

過去台灣緊盯著中國市場,希望成為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灘頭堡,甚至想著成為亞太金融中心,進一步超越香港,可惜這些目標是失敗的。現在政府相對務實,針對台灣的金融問題著手改革,嘗試引導資金進入生產活動,並打造台商的全球運籌後盾。也就是說,過去因循苟且靠著利息盈利的模式應該打破,台灣金融要大步邁向國際化。

香港維多利亞港除夕與新年交接的夜空。(BBC中文網)
香港為國際重要金融中心,現今也朝金融科技快速發展。圖為香港維多利亞港。(BBC中文網)

但是國際競爭者不會等待台灣進步,紐約、倫敦與台灣的差距固然不用說,光是與台灣貿易依存最深的中國市場,就有香港這道天塹,還有上海緊追在後。中國市場有相當多的機會,而其他地方是怎麼佈局的?首先談談香港:

香港早已是國際金融中心,中國近年推出的「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計畫更是提供香港許多機會。當這些區域計畫沿線的城市群要與全球企業打交道時,往往需要連接節點與金融服務,這時就須倚賴香港的金融業。另外,香港金融管理局在2017年公布「智慧銀行新紀元」的政策,大力強調金融科技與人才培育的重要性,而且也加強金融業者與金融監理機構的合作。

在金融科技方面,香港金管局計劃推出快速支付系統、引入虛擬銀行、開放API等政策,香港的金融監理沙盒也將升級至2.0版。另外還會加強跨境金融科技合作,在香港金管局的新聞稿中提到,正在與香港銀行合作開發分布式分類帳技術貿易融資平台,並且會與新加坡合作。如果筆者沒有誤會,這就是區塊鏈分散式帳本平台,目前新加坡政府是開發者中的領頭羊,香港也計畫加強雙方合作。

人才培育方面,香港政府則在2017年架設了「職業資歷行動步驟」(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Pathway,簡稱VQP)試驗計劃,協助銀行業者制定八大核心職能培訓方案。2018年財政預算案報告中,香港政府還宣布將對「持續進修基金」(Continuing Education Fund)再投入港幣85億元(約新台幣322.01億元),並將該基金的補助上限由每名申請人港幣10,000元提高至港幣20,000元。此外香港政府還有一系列人才培育計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