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譽觀點:別窄化課綱的轉型正義,讓番膏與台北大空襲再現

2018-06-17 06:50

? 人氣

作者認為,記取「番膏」與「台北大空襲」這兩件台灣重要的歷史事件,才能為台灣帶來多元文化共榮並珍惜和平與生命的永續經驗。(資料照,盧逸峰攝)

作者認為,記取「番膏」與「台北大空襲」這兩件台灣重要的歷史事件,才能為台灣帶來多元文化共榮並珍惜和平與生命的永續經驗。(資料照,盧逸峰攝)

12年國教新課綱明年(2019)上路,新課綱強調「素養培育」,這素養指的是「適應現代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需的「知識、能力與態度」。行政院促轉會有委員認為,課綱草案「窄化轉型正義」,且未列入某些重要歷史事件的條目,筆者念成功高中時,潘紀男歷史老師常說:「真正的歷史,都在字裡行間」。教學時數有限、課綱篇幅有限,但知識無窮,如何在有限的時空條件下,將眾專家學者所重視的歷史事件排入課綱中,是個捉襟見肘的難題。但不能因為要塞很多東西,要解決枝微末節的爭議,而忘記原本轉型正義的初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讓學子擁有面對現在與未來的知識態度,絕非課本能完成,要靠教學前線的教師,對課綱解讀後的傳授。轉型正義因為政客、媒體、家長會、學生自治等的牽扯與妥協下,剝奪原本對教師傳承知識的賦權(empower),造成教育系統性崩壞,原本翻轉階級的教育,卻成資本化後,階級落差加劇的主因。在重練的新課綱中,如何莫忘初衷的推動轉型正義,就要先回頭檢視何為「轉型正義」。

到底什麼是轉型正義?

轉型正義不該只是政治口號,簡單而具體推動方式,就是改掉過去以人群觀點為出發的傳記式、神格化式史觀,而改以土地為起點,訴說土地上曾發生過的事。平和、多面向且實證的報導,避免單一意識型態,才能讓培養未來公民的教育過程,有多元思維的共存,也才有養成思辨能力與態度的空間。透過百年樹人的教育,在課綱與史觀詮釋中,從政治意識型態,轉型成土地思維,使用多元的科學方式進行調查研究,對歷史重新進行詮釋與再現,減少政治性、臆測性、煽動性的意識型態說法,才能落實社會的轉型正義。

法理學者Ruti G. Teitel的⟪Transitional Justice(轉型政治)⟫(2000)書中,談到轉型正義的範圍包括刑事正義、歷史正義、補償正義、行政正義和憲法正義。轉型正義也有許多具體作為:真相調查、追思與紀念、制度改革、和解措施(Reconciliation initiatives)等。轉型正義不僅是從威權轉為民主的重建過程,要建構現代社會的正當性與法治觀念,並將撕裂的社會,重新導向穩定與和解的和平目的。

20170208-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前身為戒嚴時期的警備總部景美看守所,曾關押許多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犯。(盧逸峰攝)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前身為戒嚴時期的警備總部景美看守所,曾關押許多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犯。(資料照,盧逸峰攝)

轉型正義,是要讓我們認知,在這塊土地上,時間流逝,但人無法真正與過去做次元刀式的切割,現在的我們都是過去所累積,在事件發生之後,應要儘速讓社會恢復常態,並且積極面透過教育、歷史、政治或道德的論述,讓社會累積經驗與智慧,並永續發展。因此從土地所發生過的事為視角,台灣重要的歷史事件,就不能漏了「番膏」與「台北大空襲」。記取這兩件歷史事件,才能為台灣帶來多元文化共榮並珍惜和平與生命的永續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國譽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