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亞投行 美國霸權真挑戰 臺灣機遇有確幸

2015-03-25 05:30

? 人氣

英國率先拂逆美國要求,加入中國籌設的亞投行,已引發骨牌效應。圖為英國首相卡麥隆(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資料照片,美聯社)

英國率先拂逆美國要求,加入中國籌設的亞投行,已引發骨牌效應。圖為英國首相卡麥隆(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資料照片,美聯社)

亞投行,是十數天來國際間最夯熱的一個世界級話題;尤其是,由英國領先的四個G5國家,也相繼申請加入為創始成員國家之後,更激起了全球各界對於世界經濟強權布局,即將發生重大解構再造的板塊大挪移,寄予莫大好奇與關注;而對於臺灣究竟會不會錯失了這一趨勢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以至於臺灣當局能不能掌握機先,及時加入亞投行成為創會成員?也自然都成為國際間關注亞太區域整合,以及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個全新指標風向觀察重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亞歐大陸國家都具有高度前瞻性磁吸誘惑力

籌建不到一年的亞投行(AIIB)加上新近成立的絲路基金(Silk Road Fund),在今天看起來,似乎都是所有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共同願景期待,也是正處於頹敗的歐元區,乃至包括英國在內的所有歐盟國家,亟想持續向外擴展貿易投資,前進遠東地區亞太市場經濟的全新機遇,也都同樣具有莫大磁吸誘惑力。

中國遲至2014年4月才倡議發起及主導籌建的亞投行,以至2014年11月6日甫宣布成立的絲路基金,其背後動機及具體願景目標,仍倍受全球高度關注。根據國際專家機構之探索分析,中國所冀望於這一國際機構,在未來應能達成的重要經濟戰略目標,至少可以歸納出的落落幾個大項,幾乎對於改變亞洲經濟態勢及世界經濟基本格局,都可以發揮相當巨大的積極作用效果。

超額製造及過剩工程能量的新出路

第一是,擴大輸出,有效化解中國實物經濟生產超額過剩的癰患,以及消化掉既已完成鐵公基建設所閒置出來的專業服務業能量。主要包括基礎建設投資開發之所有建設關聯的基本金屬(鋼鐵為主)、金屬加工、電機、機具,以至在胡錦濤、溫家寶時期已然充分完成之鐵公基建設,所釋放出來的高鐵、高速路、港埠等基建設計、裝備提供、工程建置配備設施基礎土建等關聯的技術輸出、工程能力輸出,及公共建設營運管理能力輸出之龐沛能量,不但解決中國「國內高存貨」壓力問題,又能創造製造業商品及專業服務業貿易績效,一舉數得之綜效極大。

抓緊能資貨源及其整合利用綜效

第二是,鞏固向外取得能源、資源及工業貨源的掌控能力。原本既有中俄420億美元能源協定,加上胡溫到習李體制以來,計已對非洲投資1,250億美元能礦源開採、中近東(尤其波斯灣周邊)能源投資2,000億美元以上、對中亞西非至東歐南歐既有能礦源及基建購併等超過3,000億美元的所有投資,都可在亞投行這項新投融資開發機制中予以有系統串聯,取得更有效鞏固資貨源運用綜效利益。

第三是,將中國對外直接投資(FDI)既有的初步基礎及前瞻性的未來發展,都予以變成「有秩序的經濟戰略化」國政作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