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裡的商業觀察】為何有些企業會倒,有些能成功轉型?5點判斷你能否複製他人的成就

2018-06-04 16:18

? 人氣

那一天在我的輔導過程中,我看到一個很有想法的二代接班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對於自家眼鏡企業的品牌形象:「技術、親切與實惠」,有著一個想要改變的想法,而他的想法很簡單有二,一個是現在的年輕人要的是設計感強的品牌;一則是他希望「實惠」這樣的品牌印象可以漸漸的捨去了,畢竟薄利多銷的多年營運後好像也遇到了一些市場的瓶頸。

所以我就聽著年輕二代對於企業轉型的一些具體想法,過程中,也看得出他的用心,三不五時也聽到了一些他指設計感、品味很好的眼鏡公司,開始搶佔了一些年輕族群。

而我在邊聽著這些成功個案、邊摸索者他的產業現況中,我想起了一句話…

成功無法複製

這句話我想大家都有聽過說,但是,我從他分享的個案中有一些概念漸漸的被釐清。

1. 成功無法複製,因為我們只看到了成果,沒有看到『環境條件』

在實體店面 Location base 的基本條件下,環境還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即便是在這個社群與數位的時代,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東區有很多精品店或是百貨公司的眼鏡專櫃,他們都擁有了一個「高消費族群的群聚人流」

所以一家實體店面雖然長期可以到線上操作導流,但是在一般的情況下,還是有一定的限度,所以同樣的店你在天母會成功、在東區會成功,但是在其他地區呢?

2. 成功無法複製,因為我們只看到了成果,沒有看到『執行細節』

曾經我到了幾家朋友開的設計感、品味都很棒的店,最讓我驚豔的,其實不是店裡面的設計、定價(一付鏡框好幾萬,真的嚇到我了),而是店內每一個與客戶面對的銷售人員,個個對於自身的打扮品味都有獨到之處,談話之間信手拈來的都是品牌服飾、年度設計流行趨勢與搭配品味。看著這樣有品味、對自我搭配有獨到觀點的員工,我深深覺得這就是一個不易突破的競爭優勢(人才缺乏),也讓我對「富三代懂吃穿」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體會。

這些員工,肯定是從國高中起就累積了這些品牌設計、設計師風格的判斷基礎。雖然站在我面前的服務人員比我還年輕,但是我卻感受到她「長年生活在品味」之中的累積。

3. 成功無法複製,因為我們只看到了成果,沒有看到『供應關係』

一家公司的就是營業額與淨利這兩個數字最關鍵,同樣的商品因為不同的進貨方式、供應關係、進貨總量甚至與設計師之間的關係,都有著不一樣的數字。

同樣的一場銷售,同樣的營業額,有著不一樣的淨利。這既是供應關係,也可能業主的營運能力。但是這一點卻是最為關鍵的成敗因素。所有的模式都是在解決一個特定的問題,而都會有各行業別的 best practice(最佳實施例、流程最佳化)。所以要是我們只從「定位」去看成功個案,我想我們會有對成功很多錯誤的認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

孫治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