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阻礙台灣國際視野的困境

2018-05-25 05:30

? 人氣

台灣越來越多腦殘式新聞,導致民眾只能習慣現在媒體的報導模式,要創造一個好環境,必須從教育及媒體來提高國際視野,未來兩岸年輕人格局的差異,才不會越拉越大。(Youtube)

台灣越來越多腦殘式新聞,導致民眾只能習慣現在媒體的報導模式,要創造一個好環境,必須從教育及媒體來提高國際視野,未來兩岸年輕人格局的差異,才不會越拉越大。(Youtube)

前幾天在中華經濟研究院上了一堂菁英領袖班的課程[克服近視、征戰市場],講師曾教授以他的新書[國際行銷]為背景,提到如何創建視野,打造國際品牌,培養國際觀的環境與人才,以他是一個生活在台灣四十年的外國人(馬來西亞華僑),他太喜歡台灣了!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比台灣更自由,沒有一個國家比台灣更友善,只要大家能意識到我們很缺乏國際觀,再補上這一課,台灣的競爭力一定能上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大概整理了這2個多月以來,全台灣最關注的新聞事件,管中閔、吳茂昆、孫安佐、衛生紙、499吃到飽,如果在全亞洲新聞自由度第一的台灣,我們只能看到這些社會新聞的持續追蹤報導,老實說,我還真的觀察到打開民智的台灣新聞,還真的是缺乏國際觀。

記得2014年2月,中國時報報導了美國著名的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期刊發表的專文,評論台灣的媒體濫用自由、煽情、媚俗,而且超爛、垃圾、把閱聽大眾變成僵屍。文章的結論是:「除非閱聽大眾的消費習慣改變,否則台灣下一代只得繼續忍受「腦殘式新聞的疲勞轟炸」。雖然在當時也曾引起社會的一片檢討聲浪,可惜的是,這些檢討的聲音,很快的的又被這些腦殘式的新聞所淹沒。

這些年來台灣的媒體新聞報導,很多來自行車記錄器、網路、攝影機及民眾爆料,針對政府重大政策或公共議題等大事,很少獲得充分報導,但針對孫安佐等八卦事件,每一步的報導確是滴水不漏,尤其甚者,在整點新聞中,經常看到車禍或刑事案件比全世界任何新聞都來的重大,更別說是政治口水的新聞了。

眾所週知,大陸的新聞是受到壓抑及管制的,但你確會看到大陸的中央電視台,經常以歷史及世界角度報導、評析各國重大新聞,你看了之後,真的會對台灣的電視新聞感到慚愧。台灣媒體缺乏國際視野格局,台灣新聞愈來愈專注內部事務,對外在世界興趣缺缺,我相信有部份的原因之一是台灣的國際空間遭到打壓,但我相信更多的原因是,媒體的經營者,已過度商業化,失去新聞工作者的文化及使命感,當然在商言商,一部份也是迎合閱聽人的喜好。

這種缺乏視野的新聞媒體現象,正潛移默化的對我們整體的社會及教育帶來嚴重的衝擊,閱聽人在無從選擇的狀況下,持續接收這種新聞的轟炸,造成社會的對立,造成下一代孩子失去國際視野,失去理性的價值判斷,失去了理解、尊重,不斷創造框架內自我感覺良好的小確幸。

平心而論,台灣媒體有時也會出現有意義的深入報導題材,如食安新聞的追蹤、科技公司的排放廢水等,也須予以高度肯定,只可惜,社會大眾關心的少,如果廣告主也能發揮企業社會責任,加大贊助報導正面新聞媒體的廣告,讓他們收入來源獲得支持,才能以大眾的力量改正現有的現象。經常生活在台灣的人們已經習慣了現在媒體的報導模式,但我以企業用才的角度來看人才培育,創造一個好環境,必須從教育及媒體來提高國際視野,未來兩岸年輕人格局的差異,才不會越拉越大。

*作者為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系在職博士生吳明憲,天津台商高階主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