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專訪》曾因蔣介石政府「太右派、太不民主」不願來台 法國漢學家潘鳴嘯比中國人還懂知青

2018-04-16 15:30

? 人氣

曾參與1968五月學運的法國漢學家潘鳴嘯,早在1970年代就接觸逃離香港的中國知青,成為研究上山下鄉、文革的知名學者。(顏麟宇攝)

曾參與1968五月學運的法國漢學家潘鳴嘯,早在1970年代就接觸逃離香港的中國知青,成為研究上山下鄉、文革的知名學者。(顏麟宇攝)

50年前,一個參與1968年學運的法國19歲年輕人,學潮結束後開始學習中文,甚至遠渡重洋,來到香港,只為了解中國。50年後,當年的年輕人已成為中國當代史研究的翹楚:法國漢學家潘鳴嘯。潘鳴嘯4月來到台灣,不僅接受風傳媒專訪,暢談他半世紀來接觸中國文化的學思經歷、對中國深刻的觀察,也參加龍應台文化基金會的「思沙龍」,講述親身參與1968年學運的所見所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潘鳴嘯(Michel Bonnin)現為法國巴黎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他所著的《失落的一代: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1968-1980)》更被譽為中國「知青學」集大成的專著。講著一口流利北京話的潘鳴嘯,受訪時卻毫無架子,親切、幽默地講解有關中國的種種故事,學者風範展露無遺。

「我們那一代人有點瘋狂」 潘鳴嘯原想棄學去印度

出生於1949年的潘鳴嘯,身為戰後嬰兒潮的一員,早在中學時期就對東方文化很有興趣。潘鳴嘯原想在16歲時就放棄高中學業,跟一位同學去印度。「我母親知道了以後,哭了一整個晚上,令我動搖。而且第二天早上,我父親說:『你的護照,我已經藏起來了,你不可以去。』」讓潘鳴嘯打消前往印度的念頭。潘鳴嘯回想年少時期的決定,慶幸:「還好我16歲沒有去,我們那一代人有點瘋狂,野心很大。」

20180414-潘鳴嘯教授專訪。(顏麟宇攝)
潘鳴嘯原想在16歲時就放棄高中學業,跟朋友去印度,在父母力阻下,潘鳴嘯打消念頭。(顏麟宇攝)

潘鳴嘯1966年進入法國巴黎南泰爾大學(Nanterre University,即1968之後改制的巴黎第十大學,當時是巴黎大學的西郊分校),就讀哲學系,接觸法文版的《道德經》,他對於馬克思主義也很有興趣,對中國感到好奇,但不支持毛澤東。1968年學運過後,潘鳴嘯開始在學校學習中文,更於1971年負笈前往香港,試圖了解中國文化,這個勇敢的決定,改變他的一生。

當時留學生想認識中國,明明有很多地方可以去,為什麼潘鳴嘯選擇去香港,沒有考慮來台灣?潘鳴嘯解釋,由於中國那時在鬧文革,不讓外國留學生進入,但他那時又急著想學中文,「因為在巴黎學不好中文」,於是三個留學地點納入他的考慮:台灣、新加坡、香港。

不願來台灣 潘鳴嘯讚香港「理解中國最好的地方」

「我不要去台灣。」潘鳴嘯不好意思地說,他的目的地還是在北京,對共產黨的歷史有興趣。兩岸相互敵對的年代,立場左派的潘鳴嘯深怕留學台灣,就再也進不去中國。「一方面我也對蔣介石政府有意見。太右派,而且不民主。既然不民主,還不如到共產黨那邊。」

潘鳴嘯覺得1971年台灣的蔣介石政府太右派,不願意來台灣學中文。圖為蔣介石1966年參加中華民國國慶。(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潘鳴嘯覺得1971年台灣的蔣介石政府太右派,不願意來台灣學中文。圖為蔣介石1966年參加中華民國國慶。(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潘鳴嘯差點去了新加坡,因為時任新加坡時任總理李光耀,支持外國學生到新加坡學中文,但潘鳴嘯幾經思量,還是選擇去香港,「因為新加坡離中國太遠。」再加上潘鳴嘯有位11歲就到法國的香港朋友,願意讓潘鳴嘯先住在他的祖父母家,讓他決定選擇與中國最接近的香港。為了籌措旅費,完成去香港的夢想,潘鳴嘯先在法國當了幾個月的掃地工人,買了最便宜的機票飛到香港,那時他只買了效期6個月的來回票,結果在香港一待就待了6年。「我很喜歡這座城市,而且很快就覺得,香港是理解中國最好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