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派」銀行這樣將人逼上絕路:13年金融資歷轉社工 她看盡卡債族「越還錢欠越多」時代悲歌

2018-04-13 08:30

? 人氣

看似「正派經營」的銀行,如何用利滾利陷阱將人逼上絕路?在銀行任職13年後轉職為社工的李社工感嘆,其實所謂「卡債族」多半不是外界想像的奢侈浪費,而是因為鉅額醫藥費一時入不敷出、失業、借錢經商失敗、更多是替人擔保而背債,背債10年起跳,有人要天天吞10幾顆安眠藥才能入睡,也有人乾脆自殺讓債務一筆勾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利滾利3年 債務就翻倍

「他們不是不還,是還不起3年就翻倍的債務!」李社工估算,若年利率15%加上手續費、違約金,實際利率應為30%,只要利滾利3年就能讓債務翻倍,還債多年都只還到利息,10年要欠上千萬並非難事。

據卡債受害人自救會估計,當今台灣還有80–100萬的卡債族,其中僅20萬尋求法律途徑協助,而李社工說,這其中有些人每月扣薪3分之1扣上15年依然還不到本金,有些人怕被扣薪不敢找有勞保的工作,有些人選擇一躲10數年,也有無法生活而選擇自殺離世者,還未受到幫助的,「不是60–80萬人,是60–80萬個家庭!」

還清債務不是不可能,只是有數十萬人仍在躲。而李社工分享的,便是她近年的工作如何讓卡債族站出來,找回人生。

濫發信用卡時代悲歌:借400萬還800萬、卻還欠1800萬 債務3年就翻倍

「我是中年轉社工,之前在銀行待了13年多,待最久的是放款部,銀行有什麼催債手法我都很清楚……我最常說的就是,你不要讓我去逼迫到貧窮人……」

在轉任社工前,李社工也曾是令人稱羨的高階白領上班族,在銀行工作長達13年,但也見證了「卡債族」這樣一頁台灣時代悲歌。李社工回憶,早期信用卡是真的要嚴加審核信用才能持有的,銀行必須評估持卡人還款能力決定給多少信用額度,但這狀況在近20年前變了。

1990年代起,新銀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李社工笑說那簡直「比便利商店還多」,但銀行的收入來源卻緊縮了,產業外移、企業放款變少,銀行必須另謀出路,便把腦筋動到一般民眾身上。

當急用錢的時候 信用卡就變社會福利卡在用

「我們會很辛苦招攬,讓信用卡數能增加、賺取更多手續費,後來銀行開始外包給外面的廠商,但外包品質很差,去夜市人潮多的地方,他們真的是浮濫發卡,不用審核什麼身份資歷,可能連薪水都是造假的……一堆人都擁有卡,當你急用錢的時候,這張卡就變成社會福利卡在用了……」李社工說的,正是卡債族大量誕生的時代開端。

信用卡
銀行開始外包給外面的廠商,但外包品質很差,去夜市人潮多的地方,真的是浮濫發卡。(資料照,取自網路)

「借錢還錢天經地義?看起來很合理,但真的是這樣嗎?」有了信用卡,要借錢太容易了,許多人因為親友經商、背債、動手術而拿出信用卡借錢,卻沒注意到高利率複利的陷阱。循環利率20%只要4年就可以讓債務翻2倍,李社工說,雖然在卡債風暴後銀行有收斂、後來利率降為15%,但加上手續費、違約金等,實際利率還是可能高達30%,相當於3年就翻倍。

本篇文章共 8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87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