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老師的心裡話:從備審資料看到未來世代的悲哀

2018-04-13 11:13

? 人氣

以下都沒有針對個人,只是就六年工作經驗以及輔導老師社群內的討論中,所作一個摘要性的評論,並非單一學校狀況,且內容舉例也都經過修飾和調整,請不要對號入座或有意拿來對敝人與敝校作惡意中傷攻擊。

每每到了這個時候,高中輔導老師們個個都竭盡所能地解答升學諮詢電話、學生諮詢以及不斷如雪片般飛來的審查資料,希望我們能指點迷津,輔導老師們因應著家長、學生的急切、焦慮,不得不加班工作看資料看到眼睛都很不舒服。別忘了同時我們還有本業的高關懷學生輔導諮商以及課務、其他輔導行政業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時常想,曾幾何時,這變成是輔導老師們每年的重點工作所在?!盛況真的每校都應該為輔導室請購叫號機。

但也看到不變的是:學生總是快要繳交資料了才擔心緊張自己做不完,甚至是請假在家、圖書館製作備審。不論輔導老師們多努力提醒提早做審查資料,但衝學測的高三上除了念學測也不太會關注到第五學期的成績也會送上給大學教授看,也不會太關注入學管道、簡章的內容,因也忽略了審查資料的重要性。

更嚴重的是,其實早在高一也就應該要瞭解到這些制度規章,輔導老師們也都用生涯規劃課確確實實地帶著孩子去認識簡章和入學管道了,但始終到了高三就是「我都不知道」一句話,讓家長也容易有誤會學校都沒有好好教孩子,因而否決掉了所有學校人員的努力。

學生到了高三考完學測拿到成績也填了六個志願,才發自己過去三年除了讀書以外似乎什麼也沒有留下(成績沒弄好的孩子更是心急如焚或是想放棄)。常有學生或家長問我以下經典問題:「老師,我(家的孩子)都沒有什麼學習歷程,個人申請怎麼辦?」除了耐著性子安撫他們早點立下志向專心準備指考會考得更好外,學生和家長似乎會期待著輔導老師們會有什麼神奇的特效藥或是錦囊妙計可以解救他們。

更誇張的是今年因為對岸的惠臺政策以及各校招生大旗祭出不如臺灣的大學那般高標準門檻,讓許多學測在頂標、前標左右申請不到臺灣熱門校系的學生,紛紛決定前往對岸一線大學讀書。各校輔導老師也都發現了這個現象,我覺得其實這本身沒有什麼好與不好,但讓我憂心的是大陸學校不少都需要校長推薦函,學生請我們修推薦函時千篇一律的內容、不知應該要附上審查資料讓推薦人參考、詞彙與應用文體例更不用期待……而且這麼多人要校長推薦,如此雜亂無章的資料,是要怎麼作推薦呢?

要申請國外大學更希望有懶人包把全世界的大學都能做好整理,其實孩子都要出國了,搜集資料應該不是太難的事,輔導老師的角色與功能應在生涯探索與輔導,並不是資料整理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