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化創造出的大唐盛世:《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選摘(1)

2018-04-20 05:10

? 人氣

唐代是胡風、胡俗相當盛行的時代,不只是胡服、胡帽等服裝,甚至是胡食、胡樂、胡妝也受到朝野人士的歡迎。(資料照,劇照)

唐代是胡風、胡俗相當盛行的時代,不只是胡服、胡帽等服裝,甚至是胡食、胡樂、胡妝也受到朝野人士的歡迎。(資料照,劇照)

在絲綢之路上忙碌而活躍的主角,實際上是粟特人。在前近代歐亞大陸的商業交易中,粟特人幾乎和絲路等同。粟特人並沒有滅絕,而是溶解在西回鶻王國或是甘州回鶻王國,甚至是在五代沙陀系王朝的族群裡,作為支撐商業經濟的人,或者是作為武人而活下來。而粟特人帶來的文字,幾乎是直接成為回鶻文字,在十三世紀又演變成蒙古文字,甚至在十六世紀末又成為滿洲文字。因此,我們甚至可說,身為中央歐亞型國家的清朝也繼承了粟特文化,這都是流傳至今的粟特文化遺產。

胡俗的大流行

唐代是胡風、胡俗相當盛行的時代,因此被稱為具有「國際性」。不只是胡服、胡帽等服裝,甚至是胡食、胡樂、胡妝也受到朝野人士的歡迎。《舊唐書》卷四十五〈輿服志〉記載「太常樂尚胡曲,貴人御饌,盡供胡食,士女皆竟衣胡服」。這個《舊唐書》的內容應該是叙述唐代普遍的風潮,但是《安祿山事蹟》卷下,記載「天寶(七四二─七五六年)初,貴游士庶好衣胡服,為豹皮帽,婦人則簪步搖(隨著步行而搖動的明亮頭飾),衩衣之制度,衿袖窄小。識者竊怪之,知其(戎)兆矣」,顯然是在指盛唐玄宗時代的現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甚至,作為熱血政治家活躍於九世紀前半的詩人元稹,他在題名為《法曲》的樂府詩裡,歌詠「女為胡婦學胡粧,伎進胡音務胡樂」。或是「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紛泊是表現出「健步如飛之意」,指的是流行迅速散播開來的樣子,所以可見即使到了安史之亂後的中唐,胡風依舊沒有衰頹的跡象。

漢語的「胡」是個依據文脈指涉會有所不同、使用上自由無礙的詞,但是按照時代和地區則有一定程度的規則性。直到前漢為止,古代的胡是指匈奴,五胡十六國時代的五胡則是由匈奴、鮮卑、氐、羌、羯代表的北方至西北方的遊牧民,但是從過渡期的東漢開始,胡也已經可以用來指以粟特人為首的西域人。而且,在魏晉南北朝時代依然是遊牧民的意思占優勢,可是隋唐時代愈來愈多的情況是指西域綠洲都市國家的人。然而,令人棘手的是古代用法也依然延續下來,所以有些時候突厥、回鶻等也被稱為胡。總之,「胡」是帶給中國強烈衝擊的「外國人、異國人」之意。

詞語裡的「胡」

眾所皆知,詞語裡有「胡」字的胡桃、胡瓜、胡麻(芝麻)都是西域的綠洲農業地區的產物,在北方草原無法生長,所以這些作物是前漢張騫帶來的傳說完全是虛構的,很輕易就被拆穿。

前漢所說的「胡」指的是北方草原民族,因此照這道理,「胡麻」也應該是「匈奴傳來的麻」才對,可是這樣一來就牛頭不對馬嘴了。事實上胡麻是由張騫「從匈奴帶入中國」的傳說,是從宋朝才開始出現的。如果是在唐朝之後的時代,那麼胡麻是指「從西方綠洲農業地帶傳入的芝麻」,就任何人都能夠理解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