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觀點》朝向共好發展而非「朝貢」台灣切勿妄自菲薄

2018-03-31 05:10

? 人氣

近幾年各國元首爭先恐後拜訪中國大陸,圖為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多維TW提供)

近幾年各國元首爭先恐後拜訪中國大陸,圖為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多維TW提供)

在2018年伊始,歐洲國家如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及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都不約而同以拜訪中國大陸作為新年首次的出訪對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事實上,不只法國與英國,就連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亦於2017年11月訪問中國大陸,其他各國元首於近幾年爭先恐後拜訪中國大陸,並且試圖在這個發展勢頭正健、後勢也持續看漲的超大市場中取得一席之地。不過,部分歐美的「疑中派」官員與學者,對中國大陸展現出的強勁發展態勢,以及在東亞區域乃至全球事務中所處地位,表達出他們的疑慮。這些人士將各國近年來受中國大陸磁吸力,甚至前進中國大陸的態勢,詮釋為過去封建皇權時期中國的「朝貢體系」再興,例如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就曾將中國大陸現今的對外戰略,與明成祖時期的「朝貢」(pay tribute)體系相提並論。

法國總統馬克宏8日至10日到訪中國(AP)
法國總統馬克宏曾到訪中國。(AP)

然而,這些對中國大陸發展持懷疑立場者,其所提的「朝貢體系」是否符合中國大陸的現今表現,也受到相當多質疑。基本上,「朝貢體系」是分析古代中原帝國對外關係的概念,若回顧歷史,周代即出現周邊封國以周天子為尊的「朝貢體系」,各國與周天子間是「君臣」或「宗屬」關係,不論各國的國力高低強弱、周天子本身的狀態是興盛或衰敗,各國仍遵守君臣體制,定期定時前往周都進貢奉獻、參與祭祀,表達對宗室之主、眾臣之君的尊重與敬仰。

此後,歷經漢、唐、明、清,各代均發展出雷同亦存有差異的朝貢制度。簡單來說,朝貢體系是以中原帝國為尊,欲與該帝國進行政治交往或貿易通商等行為的他國或是外族,須稱臣或納貢、以獲得帝國認可、雙邊有正式協議,才能夠在特定區域或特定時間至帝國進行商貿行為,或取得帝國庇蔭,成為帝國的屬國或附庸。亦即,中國歷史上的朝貢體系呈現出不平等的國際格局,中原帝國位處金字塔頂,其他朝貢國則位在其下,表現出階級式的景象。特別是在東亞區域內,中原帝國鼎盛時的國力、版圖幅員、商貿機會等都帶給周邊如日本、朝鮮、琉球、安南(現越南)各國極大的壓力,以至於這些國家在不同時期分別加入朝貢體系之中。

大陸未重建「朝貢體系」

有趣的是,難道中原帝國僅存在朝貢、而無其他的國際互動模式嗎?事實不然,清代時期除了朝貢體系而來的「屬國」外,亦存在與清王朝訂有對等條約的「與國」以及獲准進行貿易行為的「互市國」等。也就是說,中國雖曾有過「朝貢體系」,但僅是中原帝國在不同時期所呈現出的不同情況,朝貢並非具延續性或永久性的國際關係架構。因此,不能將中國過往的對外關係簡單以「朝貢體系」帶過,會造成對歷史的誤解,甚至也會影響到對中國大陸現今在國際局勢下活動的解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