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專欄:不要小看衛生紙

2018-02-28 07:10

? 人氣

四十年前石油危機台灣有一波漲價囤積潮,沒想到,四十年後竟有重演之勢。(風傳媒)

四十年前石油危機台灣有一波漲價囤積潮,沒想到,四十年後竟有重演之勢。(風傳媒)

全民瘋搶衛生紙,這個鏡頭我老人家看過,那是上世紀70年代的事了,起因是國際石油危機,造成百物齊漲。民生日用品就是從衛生紙開始漲價,毛巾、肥皂、牙膏緊隨。我當時是一個大學生,才剛學會思考事理,看到加油站前排隊的汽車,心想:「搶著囤積衛生紙、肥皂還有點道理,至少多買可以用比較久,汽油可不能囤積,加滿一油箱能用多久?能省多少錢?」但是等到校門口的客飯從10元漲到12元、15元,這才「痛」了,也就是物價飛漲的痛苦從主婦蔓延到了學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了40多年政治記者,我現在明白,物價上揚從來不是一夕變色,總有一個過程,可是人們的恐慌心理,卻是一夕爆發。危機在於,恐慌心理一旦爆發,會迅速蔓延成為全面性,能不能抑制下去,需要多久才能抑制下去,端視政府的心態與能力。

這一次,讓我怕到的是那一句「衛生紙3月中以前不會漲價」——這句話從字面上看,是為了安撫民眾心情,可是聽在老百姓耳中,大家接收到的訊號是什麼?是「此刻不會漲,但3月中就會漲」,那,此時不搶更待何時?穩賺的生意,不是嗎?此所以有評論說「(搶購衛生紙)只是貪小便宜罷了」。

可是我怕的不是那句話造成搶購,而是那句話顯示政府對這個現象的解讀是「只有衛生紙而已」,不認為它有多嚴重——衛生紙不屬「衣食住行」四大需求,只是擦屁股的小事,這是主管官員掉以輕心的主因。可是畢竟「有事發生」,不能全無反應,且看看他們採取了什麼動作:邀請大賣場業者座談、調查是不是有人囤積居奇,整個對應態度是:「擦屁股的小事一樁」。

20180227-公平會製造業競爭處長張恩生27日舉行「倡議競爭及禁止聯合調漲衛生紙價格座談會」。(顏麟宇攝)
公平會製造業競爭處長張恩生27日舉行「倡議競爭及禁止聯合調漲衛生紙價格座談會」。(顏麟宇攝)

我絕非要故意唱衰「民生物價將全面上漲」,可是我曉得一個道理:小事情當大事情處理,就不會釀成大事情,反之,如果不當它一回事,一旦「小事變大」,由於心態難改,大事情當小事情處理,就會治絲益棼,手忙腳亂。而當前這個政府最擅長的就是「把德政搞成民怨」,那麼,事情一開始就是民怨的話,會搞成怎樣?也就是說,這又是一件考驗執政能力的事情。

《韓非子》比較古代天子跟當時縣令的生活:堯當天子,「茅茨不翦,采椽不斲,糲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生活品質粗陋;禹當天子,「身執耒臿,以為民先,股無胈,脛不生毛」;而當時(戰國)的縣令,「一日身死,子孫累世絜駕」。也就是說,寧當今縣令,莫當古天子。今天民主時代,「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當然就不是哪一個人的天下,就不會有哪一個人替天下人著想——執政心態的重要就在這裡。

韓非子舉例了堯跟禹,這兩人中間是舜,舜最值得一提的是,從他開始有了「政府」:堯有賢臣22人,可是那22人並沒有分工,舜繼承堯後,命禹當司空,仍然負責治水(洪水仍是人民最大痛苦),以次稷(周朝的始祖)負責農業、契負責教化、皋陶負責司法、垂負責百工、益負責山澤、伯夷負責祭祀、夔負責典樂、龍負責納言……,而舜能夠成為傳說中的賢明天子,在於他除了封官分職之外,還訂下「三歲一考功,三考黜陟」的規矩,也就是有職、有權、有責、有考核/黜免,而這些要素到今天都還是管理學的基本。

於是我們知道,當今政府的問題在哪裡了:有職權分工,可是主管沒有能力做「考功」,沒有獎懲就不可能讓公務員「為天下人服務」,更大的問題在最上面的政務官不是「賢臣」(古時說一個人「賢」,意指他有能力),其原因不在於行政專長,而在於做為政務官的心態。簡單說,當今政府還不如4千年前的「舜政府」(有考核/黜免),而當今的政務官跟2500年前的縣令一般心態(只想子孫,不想百姓),面對今天這麼多元的社會,於是啥事都做不好。

*作者為為專欄作家。更多好文請看〈公孫策說不測風雲〉臉書紛絲專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哲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