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中國人到底哪裡不如西方?他舉這些例子,揭穿強國繁榮背後的可悲民族性

2018-02-22 17:19

? 人氣

古代中國,衣著和裝束是區別不同社會階級的顯著標誌。袞龍袍只有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才能穿,甚至衣服的顏色也成為了皇家的專利 ,只有那些為王朝立下豐功偉績的人,纔有資格得到皇帝禦賜的黃馬褂 ,這樣明黃色的衣服穿在身上,不僅是無尚的榮耀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的《二十四史》裡都有關於與服的記載,歷朝歷代的官方律法裡更是嚴格規定了不同社會階級人的穿著,如果稍有僭越,還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古時候習慣上稱呼平民百姓為布衣,地方上有文化、有聲望的人為鄉紳,縉紳指代官宦,有才華的讀書人被稱為青衣,曹操那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就表現了對人才的渴求,這些代稱其實都和穿著裝束有關。中國古代有很嚴重的重農抑商的思想,商人雖然腰纏萬貫,但是社會地位卻很低,他們不能穿華麗的綾羅綢緞,只能穿低劣的麻布衣服。後來隨著隨著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發展,商人的地位逐漸提高 ,穿著方面才漸漸放開,有些富商甚至成為紅頂商人,穿著更是極盡奢華。由此可見,中國人有史以來就是只認衣服,不認人,到了近現代更是如此。

清末民初,富家千金和時髦女郎穿旗袍,社會地位低的勞動者穿短衣,讀書人和文化人穿長衫,所以魯迅的《孔乙己》裏面的孔乙己為了不輸讀書人的面子,他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我曾經看過一部反映來到上海打拼的第一代移民的電視劇《上海一家人》,裏面的一句台詞依然讓我記憶猶新,劇中的黑皮哥對若男說:你要多買一件像樣的衣服穿穿呀,上海這個地方可是只認衣服,不認人的哦。其實當年的這個現象不單單發生在上海,中國其他的城市也是如此,甚至只要有華人居住的地方都是這樣。你在海外華人區,看到身邊經過的那些西裝革履、油頭粉面的青年,有一定生活經驗和閱歷的人都會知道他們無外乎是兩種人,可能是當地的白領,也可能是剛來這裏的新移民。

衣著對於中國人乃至全世界的華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剛來到陌生環境裡的華人,都要將自己精心打扮一番,因為你的衣著品味不僅反映出你的工作和生活,也透露你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同一個人如果有不同的穿著,別人對你的態度也會是不一樣的,我曾經為此做過一個實驗。我剛來到澳洲的時候,英語不是很溜,經常與華人打交道,難免會受到一些人的歧視。

有一次,我到唐人街的一家彩票店買彩票,穿著灰色的長T恤,黑色的休閒褲,腳上套一雙不知名的運動鞋。站在那裏很久,傲慢的老頭都沒有搭理我,我主動和他打招呼,他才流露不屑地眼神、不耐煩地招呼我。後來有一次,我西裝革履、油頭粉面,用英語和他交流,他對我的態度明顯和上次不一樣了。相信很多人和我有一樣的經歷,所以現在很多女生說不打扮、不化粧都不敢出門是有道理的,你的穿著打扮有面子的話,完全可以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