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時代的三大特性–《進擊:未來社會的九大生存法則》選摘(1)

2018-02-24 05:10

? 人氣

作者指出,在「拉力勝過推力」的世界,你必須有充分的洞察力,必須臨在當下,也必須透過探索與好奇心,發展出寬廣的網絡。你要有廣泛的興趣,有能力對崛起的機會與威脅做出快速反應。(示意圖/composita@pixabay)

作者指出,在「拉力勝過推力」的世界,你必須有充分的洞察力,必須臨在當下,也必須透過探索與好奇心,發展出寬廣的網絡。你要有廣泛的興趣,有能力對崛起的機會與威脅做出快速反應。(示意圖/composita@pixabay)

指數時代的三大特性

對地球絕大部分的歷史來說,改變算是罕見的。生命出現在四十億年前,過了二十八億年才出現性別差異,再過了七億年,出現第一個有腦的生物,再過大約三億五千萬年,第一個兩棲類動物才出現於陸地。事實上,地球上出現複雜生命是相當近期的現象,如果把地球史濃縮成一年,陸地生物大約12月1日開始出現,恐龍到聖誕節過後才會絕跡,原始人在除夕夜當晚11點50分左右開始直立行走,有記錄的歷史始於午夜前的幾奈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那之後,改變的速度還是非常緩慢。我們姑且把前段最後十分鐘當成一年,然而在12月以前,什麼事都沒發生。12月第一週,蘇美人開始煉銅,第一種有記錄的語言大約出現在12月中,基督教在12月23日開始傳播。此時,對多數人而言,生命仍然是短暫的,生活依舊惡劣、殘酷。直至12月31日黎明時,改變速度終於開始加快,大量生產的工業時代來臨。當天上午,道路鋪設鐵軌,人類終於行進得比馬還快了。

這一天可真是精采刺激。下午2點左右,抗生素的發明大幅降低嬰兒死亡率,並延長人類壽命。要知道,自1月起,人類從非洲遷徙各地以來,這兩個數字幾乎沒什麼變化。傍晚,飛機繞著地球飛行。晚餐時間,有錢的公司開始購置大型電腦。

從這一年來看,經過了三百六十四天,地球才有十億人口的規模,但到晚上7點,已經有三十億人口。午夜前,地球的人口已經倍增,按照這樣約每八十分鐘增加十億人口的速度,到新年第一天的凌晨2點,人口就會達到地球的容納極限。

直到最近(以上述時間來看,相當於蜂鳥的一次心跳),從旅行、人口成長,到我們現在獲得資訊量的速度,一切都如同癌細胞轉移或細菌擴散般快速,簡單來說,我們進入了指數時代。

2009年刊登於《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稱這個現象為「大轉變」。但是,這個大轉變發生在那晚10點左右,伴隨著兩項革命:網際網路與積體電路。這兩項革命宣告了網路時代的來臨,比以往任何事物更有別於工業時代。

愈來愈明顯的跡象是,網路時代的基本狀態並非僅僅是快速變化,而是恆常變化。從那晚10點開始的幾個世代間,穩定期愈來愈短,顛覆性轉變成新典範的頻率也愈來愈快。遺傳學、人工智慧、製造、運輸與醫療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將加快這種轉變。提出「大轉變」的作者在一篇同樣刊登於《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新現實:恆常顛覆〉中問道:「以往的轉變型態,在顛覆後會有一段穩定期,但如果這種型態本身也被顛覆了呢?」

假如你從事網路安全或軟體設計工作,那你不必透過書本就能想像,和一個變化速度不斷以倍速成長、彷彿遵循摩爾定律的產業奮戰是什麼感覺。這種量化現象具有質化含義,當晶片變得愈來愈小、速度愈來愈快時,我們就有了穿戴式電腦,用機器人打造機器人,用電腦病毒引發金融恐慌。現在,人腦的移植手術可能成真,你準備好了嗎?請別說:「再等一下!」變化不會管你是否準備好了。在20世紀末的某個時點,變化速度已經超越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