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這年頭當媽媽越來越難?台大教授訪談無數家庭 談4大矛盾累垮年輕媽媽

2018-02-07 21:05

? 人氣

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藉由自身訪談許多中產階級家庭的研究,談為何這一輩台灣人會覺得「當媽媽」越來越難。(蘇仲泓攝)

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藉由自身訪談許多中產階級家庭的研究,談為何這一輩台灣人會覺得「當媽媽」越來越難。(蘇仲泓攝)

「現在母親相對於上一個世代,無疑擁有更多的資源,我們應該更知道怎麼教小孩才對,可是並不是,大家都覺得非常困難……」

7日傍晚,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現身台北國際書展講座,藉由自身訪談許多中產階級家庭的研究來討論社會學經典之作《第二輪班》、《家庭優勢》等書,談為何這一輩台灣人會覺得「當媽媽」越來越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藍佩嘉指出,以台灣歷年男女家務時數變化來看,1987年女性每周家務時數為33小時,到2008年下降為16小時,看似少了大半,但男性家務時數僅從3小時提高到6小時,大半清潔整理、照顧家人的重擔幾乎還是落在女性身上。

20180207-台北國際書展沙龍講座,講者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蘇仲泓攝)
藍佩嘉指出,大半清潔整理、照顧家人的重擔幾乎還是落在女性身上。(蘇仲泓攝)

隨著時代變遷,有越來越多資訊教導這一輩年輕人如何當個好家長,但藍佩嘉表示,越多的資訊與選擇有時候未必是力量,反而可能成為壓力,讓這一輩母親產生許多「矛盾」。

第一個矛盾:不想變成父母那樣

第一個矛盾產生於「不想變成父母那樣」,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藍佩嘉表示,許多與她同世代或更年輕的人都覺得自己童年不快樂,希望不要對自己孩子延續上一代的作法:「很多人被打得很慘,尤其是爸爸,男性覺得小時候父親非常嚴厲,就發誓說『我長大不要成為這樣的爸爸』……」

藍佩嘉指出,為了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目前台灣中產階級家長教養觀是「以孩子為中心的密集親職」,不知道怎麼養小孩就去讀書、或是去問自己小孩,認為不能對孩子下指令,要跟孩子溝通、講道理、給予協商空間與自主選擇權,「這是一個新的概念,我們的父母都不是這樣對待我們的……這樣的概念聽起來很好,但做起來很辛苦。」

20180207-台北國際書展沙龍講座,講者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蘇仲泓攝)
藍佩嘉指出,為了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目前台灣中產階級家長教養觀是「以孩子為中心的密集親職」。(蘇仲泓攝)

藍佩嘉說,也有許多家長「感嘆自己小時候只會死讀書」,因此希望給孩子多元學習,但這套教養方式也是非常財力密集:「小時候我們只要背課本就好,但現在父母要買書、買雜誌、網路蒐尋更多各種資源,才會讓孩子經歷到自己沒經歷過的教養方式。」

儘管這一輩家長對孩子大半「不想變成父母那樣」,但藍佩嘉也指出現實上的困難。根據統計,女性學歷越高就越仰賴親屬幫忙照顧小孩,「這是一個矛盾,雖然我們覺得必須世代斷裂,但還是非常依賴長輩作為托育夥伴協力夥伴」;此外,這一輩家長還是會有「長輩上身」的狀況,上一輩的教養經驗銘刻在我們身體裡,並不會因為讀了一堆親子教養書就有所改變。

20180207-台北國際書展沙龍講座,講者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蘇仲泓攝)
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說,根據統計,女性學歷越高就越仰賴親屬幫忙照顧小孩。(蘇仲泓攝)

第二個矛盾:快樂童年與全球競爭之間拉扯

第二個矛盾則在「快樂童年」與「全球競爭」之間的拉扯。藍佩嘉說,雖然教父母「放手」、讓孩子獨立的教養書籍很受歡迎,但同時這世代也面臨「全球化教育軍備競爭開打」的狀況:「很多人恐嚇你的小孩『現在如果不加油,以後就會出國做台勞』,對菁英來說是非常殘酷血淋淋的商業軍備競賽……商管雜誌說『小孩投資像買基金,越早買越好』,看到這些書就很害怕。」

本篇文章共 6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58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