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昀慶觀點:黎明到來,天却未光─民主轉型台灣不如韓國

2018-01-23 06:30

? 人氣

《1987》描述了在當年軍事政權全斗煥時代,一個首爾大學生朴鍾哲如何受到南營洞(匪諜偵查處)特務機關的刑求、逼供意外致死的案件。

《1987》描述了在當年軍事政權全斗煥時代,一個首爾大學生朴鍾哲如何受到南營洞(匪諜偵查處)特務機關的刑求、逼供意外致死的案件。

《幸福路上》電影所帶給臺灣觀眾的感動之後,筆者在此希望能夠推薦《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這部韓產的電影。這部電影,在同樣作為在冷戰體系下的東亞發展型國家—臺灣與韓國,所歷經的民主與社會轉型,值得作為比對、省思的對象。

國家轉型正義的省思

《1987》描述了在當年軍事政權全斗煥時代,一個首爾大學生朴鍾哲如何受到南營洞(匪諜偵查處)特務機關的刑求、逼供意外致死的案件。其中,最令人感到值得玩味的地方在於,或許已逐漸受到民主化風潮的影響,當年韓國公部門內部已不是鐵板一塊。這個轉變,使得一件應當被草草結束、掩蓋的冤案,受到檢調單位、法醫、獄方、媒體、宗教界的重視。在遇及南營洞重重滅證的暴力脅迫之下,仍能追查出真相,並公諸於世。最終,乘著全斗煥毀約總統直選事件的社會不滿,本案被大眾所重視,並在同年促成了全斗煥政權讓步,恢復總統直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代代大學生漫長的抗爭,改變了韓國。
一代代大學生漫長的抗爭,改變了韓國。

除了《華麗的假期》等經典片之外,近年包含《正義辯護人》(盧武鉉前半生故事)、《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背景為光州事件),到這次的《1987》都相當能夠看出韓國電影界對於自身國內轉型正義的省思。本片之中,個人覺得最大的可看之處在於對於國家機構的提醒:「除了屈從於權力結構的壓迫之外,身為國家的一份子,你有責任與權利,讓良知得有被守護的空間。」

面對於當今的臺灣社會,最大的問題在於階級僵化與貧富不均。1990年代至今,大量的國家私有化政策(含土地、事業機構),雖看似要提升公部門效率,卻同時造成了官商勾結的極大問題,甚至嚴重影響到了基本人權(如土地徵收);國家對於社會再分配的角色退位,致使財團膨脹、中小企業萎縮、房價高居不下、勞動條件低落等社會分配不均的矛盾。國內學者也早已用《金權城市》一書描寫了行政機器、統治集團如何為財團開路,幾乎預言了當今的臺灣政治經濟現狀,這並沒有因為政黨輪替而產生改變。

同時,回望臺灣轉型正義之未竟《1987》的故事,正如1981年「陳文成事件」的背景,一位關心臺灣民主發展的旅外回國學者受到警備總部約談後離奇身亡(被設局為墜樓,但身上明顯遭刑求痕跡)、而後續引發的社會效應則如2013年的洪仲丘事件一般,原本被暗蓋於黑箱內的軍中禁閉真相,終究在社會憤怒之下,將真相公諸於世並促成《軍審法》的修法。

20170702陳文成逝世36週年紀念晚會,在台灣大學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舉行。(陳明仁攝)
2陳文成逝世36週年紀念晚會,在台灣大學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舉行。(陳明仁攝)

一面我們肯定臺灣社會對於國家暴力的關注與憤慨,但另一面來說,這份正義的價值受到社會的漠視太久,以致於國家機器持續地犯下相同的錯誤。值得欣慰的是,2017年座落於臺灣大學校園中的陳文成廣場終於立碑紀念,未來的設計藍圖也在臺大校方舉辦的競圖比賽中選出。由此,為求臺灣邁向民主法治的現代國家,公部門、公務員人權教育需持續訓練與加強,轉型正義的社會工程確實必須持續由國家協同社會力量共同進行省思與追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