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綠能在台灣的發展如此緩慢?一張鴨子曲線圖帶你看清台灣人用電真相

2018-01-22 15:19

? 人氣

在臺灣,作為一個能源業的技術工作者,很悶。別的產業都在大談創新,國內能源業卻沒什麼跳躍式的進步,負面新聞倒是不少:大潭電廠跳電造成大規模停電、和平電廠電塔倒塌造成全國大停電、公家機關為了度過用電尖峰,仲夏的中午關冷氣,造成公務員熱暈;更別說去年(2017)全年超過100天PM2.5紫爆,不知道有多少人生病、過敏、花錢看醫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顯得我們這些技術人員很蠢,用著上古神器,放任這麼多問題影響大家的用電品質、健康甚至安全。

當我跟綠學院的綠色帶路人提議不如我們來寫大電網系列文章時,有些人覺得我很蠢,他們說這個時代沒人重視專業,講了也沒人聽,再說了,把自己知道的全講了出去,不是白白把賺錢的機會告訴別人嗎?

我想的恰恰相反。能源追求的不是單一的最佳解,而是系統的創新解。創新的推動,需要足夠的「思維」濃度和足夠的「牛人」密度碰撞在一起。

在能源業,可怕的不是能源高手比你努力,而是高手的全局思維比你正確太多。因此,我和其他幾位綠色帶路人,會擔任「能源白話文運動」的翻譯官,長期駐點在綠學院,我們會從電網設計的全局思維出發,以科技、技術、市場為支點,為你建構系統性的能源知識框架,助攻在綠色產業裡尋找機會的人、工作者、創業家。

你說,如果我又不在綠色產業,也不創業,了解能源對我有什麼好處呢。好處可多了,現在這麼容易就停電,PM2.5隨時都紫爆,人們見面聊天總是會聊上兩句。你若看了我們的系列文章,建構了對能源的思維模型,你就不會停留在使用過時的思維抒情,隨口就能說出一些科技最新的進展和知識,既是聊天的話題材料,也能讓別人對你感到佩服,其效果就跟聊AI人工智能一樣。

我們今天就先來建構理解能源問題最重要的關鍵知識。大家都知道綠能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零碳排又沒有PM2.5,大費周章燒煤幹嘛?德國在今年(2018)元旦當天達到全國全日100%綠能供電了,你們執政者是傻子啊?

執政者當然不傻。我們就假設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現在是經濟部長了,你手下的200多萬家大中小企業行號都需要用電,準備各式的商品要大賺其錢、繳稅報國。這個時候,你的能源局長,拿著一隻「鴨子」來找你了。

green_0122_1.jpg
2016年美國加州的單日用電曲線(圖/資策會|綠學院提供)

現在我們在看的這張圖,是2016年美國加州某個秋日的用電曲線。橫軸是當天的24小時,縱軸是電網的負載量,以百萬瓩(1MkW)為單位。

灰線是太陽光電的發電量,太陽能是一種間歇性能源(intermittent energy),白天才有電,其他時間在睡覺。但是大家是睡醒之後要上班,晚上回到家要開冷氣、看電視、上網、洗衣服,誰管你太陽能在睡覺,所以藍線是我們所需要的電量,你看他和灰線的邏輯是很不一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

綠學院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