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迴響:扭曲史實,轉「啥」正義?六問徐世榮教授

2018-01-18 05:07

? 人氣

「向社會介紹土改歷史,是在學界沒有制度支持下,大眾應肯定之事,但正因撰寫科普書必須面對社會大眾,有其知識與倫理責任,更不該以扭曲史實、違背學術倫理方式,夾帶個人特定詮釋和立場。」(示意圖,取自維基百科)

「向社會介紹土改歷史,是在學界沒有制度支持下,大眾應肯定之事,但正因撰寫科普書必須面對社會大眾,有其知識與倫理責任,更不該以扭曲史實、違背學術倫理方式,夾帶個人特定詮釋和立場。」(示意圖,取自維基百科)

本篇投書由作者自負言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威權時期並不是大家都選擇服從的,我們對戰後政權治理和運作的認識,如果繼續只停留在以國民黨政權作為主體行動者的分析,而以所謂二二八事件和土地改革基本上已將台灣社會各方的政治經濟勢力都予以瓦解,而選擇將歷史實存的社會勢力和動員能量存而不論,反而無法適切掌握與檢討戰後發展與治理過程裡,國民黨與國民政府扮演角色的功過,同時也無法面對在這些政治博弈斡旋過程裡,威權時期台灣社會勢力與基層人民對於統治者的抵抗和挑戰,進而重新認識與發現「戰後台灣政治社會」的構成和樣貌。

摘自廖彥豪書評結論

前言:歷史詮釋須以真實史實為根據,不能扭曲史實偷渡個人立場

在風傳媒連載前,我已先將這組書評與勘誤寄給徐世榮教授、張雅綿責編與遠足龍傑娣總編,以便讓徐與出版社提早準備回應和處理勘誤。而我必須說徐教授與龍總編的公開說明,對勘誤表是完全迴避,未做任何處置,同時更未就這組書評相關批評,展開有意義的辯詰,徐教授僅是羅列片段史料支持自己觀點,並主張對土改應納入轉型正義,史料已給出正面答案,但他對這本書諸多事實錯誤卻選擇迴避,竟以史料節錄方式,狀似客觀宣稱自己觀點已有答案,讓我感到必須嚴正以對。

我要先聲明這組書評與勘誤表的目的:

一、土改和土徵為戰後至今重大事件,本不應只有一家之言定於一尊,書評作者群對徐教授各項觀點有不同意見批評,我們選擇負起言責,公開投書辯論,是為與徐交流討論,並讓社會展開不同視角與反省,這也是徐教授在臉書表達支持而有的共識,而兩篇書評實已對徐書提出嚴謹有深度的評論與挑戰;

二、徐教授願撰寫科普書,向社會介紹土改歷史,是在學界沒有制度支持下,大眾應肯定之事,但正因撰寫科普書必須面對社會大眾,有其知識與倫理責任,更不該以扭曲史實、違背學術倫理方式,夾帶個人特定詮釋和立場。徐書不僅已成為諸多大學相關課程參考讀物,並是國、高中人權教育的土地讀本,受到文化部金鼎獎肯定,裡頭若有扭曲史實部分,本應受到社會公評與挑戰,作者與出版社若知曉後也應勇於面對錯誤,主動提出勘誤表與說明。

而由我撰寫的勘誤表,目的就在指出這本書上半篇各項嚴重錯誤(下半篇是否有錯,留待後來者努力),最後這份勘誤表,統計共有60項次,近百項的基本錯誤,對這樣一本具有高度社會與知識影響力的科普書來說,書內不該發生卻存在的諸多嚴重錯誤,只能以「嘆為觀止」形容。

我原先期待,徐教授和出版社會參考我的勘誤表,重新邀集各領域專家對全書進行修訂勘誤,勇於負起責任,向購書者與社會大眾說明致歉,再針對這組書評提出的挑戰進行實質辯論。但很遺憾,徐教授和出版社選擇迴避不處理勘誤表,甚或龍總編更在臉書直指,我是因與徐在觀點的意識形態對立,並過度依賴官方檔案,以我可能落入國民黨官方說法陷阱為由,對我整理的勘誤表輕輕帶過,不予處理,因此我必須對此再次作出嚴正澄清與說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