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雲觀點:如何讓銀行敢借錢給離岸風電公司?

2018-01-19 06:30

? 人氣

「臺灣的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究竟有無投資的效益,也可以從這個過程中揭露出來,這比遴選去要求多少比例的國產化,更為抓住關鍵因素。」(離岸風力發電示意圖,尹俞歡攝)

「臺灣的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究竟有無投資的效益,也可以從這個過程中揭露出來,這比遴選去要求多少比例的國產化,更為抓住關鍵因素。」(離岸風力發電示意圖,尹俞歡攝)

上禮拜《大陸的銀行讓馬雲睡不著,臺灣的銀行讓風力發電...?》我們談到專案融資是一種「以小搏大」、用未來價值來跟你換錢的金融工具,且專案融資通常是一個新產業的新創公司(也就是之前舉例的綠色新創公司A)要跟銀行借很大的一筆錢、融資年限又長、還要依賴未來的現金流作為還款來源及債權保障,風險遠大於一般融資。接專案融資的主要金融機構是銀行,事實上是專案融資的最大風險承擔者,加上離岸風電是本地銀行相當生疏的產業,評估及審核時就必須仰賴外界法律、財務、保險、工程、技術、環境評估、能源等專家協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需要這麼多人一起評估的離岸風電專案融資,具體來說會遇到什麼樣的風險呢?在《為什麼對投資人來說,太陽能新創公司是一個好投資?》文章中,我們認識不同種類的風險,以及什麼樣的金融機構,對風險的承受能力。銀行顯然是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比創投要膽小地多。

銀行要架構出風險的邊界,否則會自己嚇自己

我們參考臺灣過去發展民營電廠、焚化爐、高鐵及高雄捷運的專案經驗,風險存在各個方面,包括法規、財務、保險、稅務、工程、技術、環境評估、資安、運輸、併網等。因此要評估風電專案能否成功,一定要全方位考量,就下列可辨識的風險,討論分攤機制或尋求降低風險途徑:

1、新創團隊/股東風險:例如財務或營運量預估是否會出問題、主要股東會不會不履行增資承諾
2、法令變動風險
3、公權力未執行或政府應辦事項遲延
4、開發商/統包商/設備供應商倒閉
5、工程技術風險:例如海床打椿
6、海上航行安全(Marine safety)
7、氣象、潮汐、風速、風向、土壤液化、鹽化侵蝕、海床地質等變動風險
8、環境、漁獲及生態影響
9、火災、颱風及地震損失
10、工作環境、醫療及安全措施
11、工程完工風險
12、興建拖延風險:例如和台電併網
13、成本超支風險
14、外滙風險
15、利率風險
16、營運維修風險
17、資訊安全風險
18、技術移轉風險
19、測試與認證風險
20、債權保全風險
21、其他不可抗力之因素

銀行要進化自身的能力,否則會自己絆倒自己

就跟創業一樣,即使創辦人很有本事評估所有的風險,但若自身能力不足,那創業也是會失敗的。我國本地銀行在風險管理制度上過度老舊僵化,放款觀念及作業流程還停留在「以資產擔保作為主要還款來源的放款」(Asset-based Lending),銀行人員只知道按擔保品估價打折來決定放款,並未真正了解「以現金流作為主要還款來源的放款」(Cash Flow Lending),也不熟悉如何運用。突然要銀行主辦或參貸離岸風電公司,無論在決策彈性、人員素質、產業知識、風險評估、金融商品、避險策略、聯貸策略、貸後管控、法律稅務知識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雅雲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