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人生決定? 每次都嘗試找到「後悔也不會後悔的選擇」

2018-01-09 09:00

? 人氣

前兩週,有位網友在版上問到「到底25歲時,大家是走在怎麼樣的道路上」。 當時我回他說,「這是個大哉問。 我有空可以分享一下我自己的養成經歷」。 不過呢,後來發現這一題目要清楚寫起來是有點辛苦,短時間一下沒辦法清楚整理好。 加上覺得講我自己的經歷,好像對其他人的人生決策幫助也未必大。 所以一時有點不知道如何著手,這議題也就暫時被我擱置了兩個禮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週五跟Bryan搭高鐵從高雄回來,我們在聊著過去我們年輕時代做選擇的原則時,突然覺得我可以怎麼建議這位網友了。 與其告訴她我過往的人生,還不如來細細談談我每次做抉擇的最關鍵原則──也就是我標題的這段話。

這句話其實之前在文章中提過。,但那篇因為寫得比較抒情(笑),所以我雖有提到這概念,但並沒有多做解釋。 加上那篇的主題不太大眾,很可能不是人人都有看到。 所以剛好這篇可以回顧一下這句饒舌的話,並跟當時沒看懂的讀者們解釋一番。

但在解釋之前,先談談我跟Bryan到底聊了甚麼。

他說他在高中要讀大學前,因為數學、化學不太好,所以對於之後要念甚麼很感猶豫。 看似好像念文組比較合適,可是他爸爸卻鼓勵他去念理工。 他爸爸這樣鼓勵的原因在於:「因為念理工的將來可以轉文組,可是讀文組的可沒辦法轉理工。」

我聽了他這樣講就哈哈大笑。 因為這跟我當年最後選擇念工程的原因是一模一樣的。

當年我高中畢業時,其實最想去念的,說起來大家現在可能會笑,是Fine Art。

因為那時候我還是個多愁善感且又浪漫單純的好青年,跟現在大家認為的這個缺少童趣、理性恬淡的糟老頭形象其實是有些差距的(笑)。 當年興趣是想學畫畫,雖然數學與物理分數還OK,要選甚麼系其實都不難,但一心就是很想「跟著興趣走」。

可是猶豫的點,就在於我覺得自己似乎缺乏決定性的美術才能。 興趣歸興趣,但要靠此營生,恐怕就難得多。

思量到最後,我決定還是該去申請理工的科系!背後的思維跟Bryan老爸建議的是一樣的:美術這領域終究還是看才能,跟自己是否本科系畢業的關連不大。 若有才能,日後自己想當個藝術家,就算是念理工的應也不受影響。 可是相反的,若是去念了Fine Art,就絕對再也沒可能轉行去當工程師。 既然當年自己成績夠,就應該選個之後「可能性最大」的一條路。

不過那還真是個艱苦的決定。 我自己學生時代的課業非常重。 好幾年中,我是週一到週五每天九點到六點排得滿滿的。 早上五六點起來上學,晚上八九點才回到家。 就算回家,也還有一堆功課跟小考要準備。 所以學生時代根本沒有去哪裡玩過,也幾乎沒有甚麼快樂的記憶。 但考量到最大化自己的機會,也就艱苦的熬下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