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等待分析的獵物:《情感運算革命》選摘(1)

2018-01-17 05:10

? 人氣

情感運算使得情緒操控的可能性將無法抵擋,而且會大幅改變零售商—消費者關係的平衡。(資料照,義联集團公共事務部提供)

情感運算使得情緒操控的可能性將無法抵擋,而且會大幅改變零售商—消費者關係的平衡。(資料照,義联集團公共事務部提供)

東京銀座——二○二七年五月十七日

一名時髦的年輕女子沿著新潮的商業區街道瀏覽櫥窗,尋找新的手提包。她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 LV)眼鏡在她觀看的畫面上浮現一片數據。擴增實境眼鏡隨著她的視線掃過商店櫥窗,提供不同品項的定價和評論。

在她靠近其中一家商店時,商店在路邊的監視攝影機記錄她的影像,並且傳送到店內的電腦主機系統。又從電腦系統輸入幾個資料分析服務,幾乎立刻提供她是什麼樣的人、可能的購買習慣等資訊。電腦分析她的穿著打扮,計算出如果某件裙子提供最高折扣,她購買的機率是七三‧六%。其中一個軟體服務迅速描繪高解析可轉動的3D影像,呈現購物者虛擬化身穿上這件裙子的模樣,連同其他一些品項與配件。由於年輕女子訂閱當地的一些優惠券服務,因此這家商店得以將個人化廣告直接傳送到她的眼鏡上。

女子匆匆瞥過廣告,但卻不感興趣。即時分析她的表情、姿態及步伐,電腦就知道她很可能已經有了一件類似的裙子,如果不是因為女子選擇不讓商業廣告存取她的社群媒體帳號,電腦應該早就知道這一點了。不過,商店的電腦只需要這個額外的資訊。幾毫秒後,電腦就收到來自大數據分析服務的更新,顯示這名女子有九二‧七%的可能性購買剛剛進貨的最新一季皮夾克。

第二則廣告迅速送到她的眼鏡上,顯示她的虛擬化身穿上皮夾克的樣子,還有一個三十分鐘的快閃優惠券。整個來回交流只發生在幾十步之間。儘管努力克制,但女子的表情還是在一瞬間顯示出她對皮夾克相當感興趣。片刻過後,她踏入商店,交易也迅速完成。

日常環境中感應器的使用日益增加,也就是通稱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結合了大數據分析的預測能力,正在改變我們與世界的關係,只是並非都是好的方面。隱私、自主權,甚至是自我決定等問題,在討論這些侵入性科技時都會一一浮現。儘管這些聽起來就夠令人忐忑了,但是如果結合能快速讀取、理解我們的情緒反應並做出回應,就更讓人惴惴不安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想想上述的情境,解讀購物者的非語言反應,讓商店的電腦程式得以完成即時訊息溝通回饋循環。據此,按照規則設定的程式就能立刻調整策略,吸引她進入商店內,實現達成銷售的目的。假如第二次嘗試不成功,也可以劃分出各種後續行動,它的決策樹是由購物者本人可能都沒有察覺到的感覺和動機所驅動。而整個處理過程發生的時間尺度,會比我們的思考過程快上幾個數量級(orders of magnitude)。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