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鼎銘觀點:台灣高教需要摩西

2017-12-22 06:50

? 人氣

作者認為,台灣各大學當前最大的危機,在於缺乏主動規劃未來的慣性。(圖/國立台灣大學 創業創新MBA網站)

作者認為,台灣各大學當前最大的危機,在於缺乏主動規劃未來的慣性。(圖/國立台灣大學 創業創新MBA網站)

近幾年,因為參與未來大學計劃,得以深入了解申請學校教學創新的規劃,其中最令人驚豔的,二所名列前茅的學校,特色非常鮮明:一為國立科技大學,一為私立大學,都在中南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二所學校,會被青睞,與其創新的人才培育理念有關。令人佩服的,還在於當大部份大學轉向產業化時,這二所學校逆勢而行,強調通識教育在人才培育的核心角色。

一位國立大學資深委員,在訪視多個校園後,點破多半學校規劃的盲點,直指這些大學:沒有摩西!

高教的摩西,不一定是校長;但他必須尋找團隊、掌握學校獨特性、創立願景、規劃未來性的計劃。前面所引二所學校,很明顯的,就有非常具有理想性的摩西帶領。

筆者當年也曾扮演過這樣的角色;因為前任校長的授權,召集一批教職員,為學校規劃中長程計劃,當時擘劃出來的願景,塑造出大家對學園的新想像。整個規劃理念,也變成教學卓越計劃的核心架構,為學校爭取多年的補助。 

當年規劃時,成露茜院長曾提過,她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服務時,學校每五到十年會進行一次中長程規劃。她的提醒,引發筆者上網蒐尋美國名校的中長程規劃書,收獲頗豐。這些計劃書的精神有些就落實到,學校的中長程計劃中。

台灣各大學,當前最大的危機,在於缺乏主動規劃未來的慣性。若說有,都是為了因應教育部的補助計劃才啟動。而且多半沒有找到摩西,所以難以發展前瞻性的規畫。更糟的則是,抄來抄去,抄成計劃同質化太高的質疑。

最近,「Stanford 2025」屢被作為標竿報導。它是由該校的教職員生,以一年時間擘劃出來的藍圖。從四個面向,提出未來大學的想像:Open Loop University、Paced Education、Axis Flip,及Purpose Learning。

觀其理念,無非旨在打破學制,讓大學成為可以隨時回來充電的學習中心:打破現行大一到大四僵化的學習模式,允許依個人差異,將學習分為校準、提升及活化階段;破除科系專業知識的界線,建立能力中心,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打破主修和副修的框架,要學生思考學了什麼、對世界有什麼貢獻等等。

「Stanford 2025」的「破」充滿了「立」的種種可能,也重新定義了大學的內涵!只是不知台灣有多少大學,能看出其中門道?當然,要看出門道,擘劃未來大學之路,得先挖掘各自學校的摩西!

有了摩西,仍需要學校有辦學理念,有作育英才的宏願,才能發揮擘劃的功能。如果學校只為了省錢,下焉者只思考五鬼搬運之術,摩西就是在,也無能措手足!

*作者為世新大學前校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賴鼎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