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一息尚存的「未竟的奇蹟」,還有續篇嗎?

2017-12-21 07:30

? 人氣

中研院社會學者新書《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讓外界心痛台灣十多年經濟的停滯。(盧逸峰攝)

中研院社會學者新書《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讓外界心痛台灣十多年經濟的停滯。(盧逸峰攝)

中研院學者的新書《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似乎觸動國人對經濟多年不振的心中之痛,讓台灣經濟奇蹟是己宣告「不治」,還是仍有「續篇」,引發不少人的討論與關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兩者可能同時存在、同樣為真;經濟奇蹟已是歷史,不會再現;但台灣即使成長再緩,既不代表衰退,經濟也不會「猝死」。

這本《未竟的奇蹟》是由中研院學者李宗榮、林宗弘邀集海內外26名社會學家,撰寫了19篇文章,以企業大型化、台資外移、科技人才外流為切入點,檢視台灣經濟從「奇蹟」走入「衰退」的原因。許多學者認同,台灣長年低薪、勞工剝削及人才外移是主要關鍵。

不過,這個看法恐怕仍有爭議,而且這是偏向社會學家的觀點。主編之一的李宗榮就說,此書是以經濟社會學出發,不同於經濟學家從效率成長角度出發,「我們看重社會制度,更關心經濟發展對於台灣政治經濟、權力、文化、組織的影響後果。」

如果是重效率、更重所謂「造餅」機制(即更重經濟成長高低而非分配)的經濟學家來看,所謂的長年低薪、人才外移等,不是台灣經濟由「奇蹟走入衰退」的原因,反而是其結果:因經濟低成長、企業利潤低、企業不願給勞工太高的薪資,導致17年的薪資停滯;而同時期,原本薪資遠低於台灣的鄰近國家,薪資水準則是突飛猛進,進而對台灣的人才產生吸引力,結果就是人才外流。

同樣的對勞工問題,有人認為台灣勞工不夠「悍」,工會組織與勢力弱,導致勞工在經濟果實的分配上居劣勢,屬於受雇員工的比例呈下降趨勢。不過,這種說法又無法解釋,為何台灣創造經濟奇蹟、勞工薪資快速成長的年代,正是勞權全面被壓制的威權時代。

雖然每個人對造成台灣經濟問題原因的「診斷」或許不同,但對「病理」的診斷倒是相當一致─包括經濟從高成長到中速成長,現在變成低度成長,產業轉型不順、投資減少,進而引發的是薪資所得停滯、人才外流等。而這一切,則仍是「現在進行式」,此趨勢何時可終止反轉,尚無人能預知。

展望未來,官方對未來幾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多落在2%多,顯示未來三年台灣還是在低度成長中徘徊、在四小龍之中也居後;停滯的薪資雖然有政府幫公務員加薪3%,說希望藉此帶動民間加薪,不過人力銀行對企業作的調查,則透露出只有6.5%會因此響應幫員工加薪,縱然有近54%企業明年願考慮幫員工加薪,且平均調薪幅度達3.7%,高於公務員的3%,情況似乎不算太差。但這個數字卻是近6年來的最低水準,因此不論是經濟要恢復高成長、薪資明顯的上揚,未來幾年看起來都難成真。

其實,台灣過去十多年、甚至可能是未來的發展,是有一個參考指標:日本。日本從1990年泡沫經濟破滅後進入「通縮期,經濟長期徘徊在零成長到1%的低成長左右,間或出現微幅衰退;外界原本稱之為日本「失落的十年」,但經濟遲遲不振,現在已稱為「失落的廿年」,依照目前的態勢來看,可能很快就要變成「失落的三十年」。

在泡沫破滅前,所謂的「日本第一」學說曾經成為顯學,不少人甚至預測日本經濟規模很快可超越美國。破滅後,日本奇蹟黯淡失色,但日本的經濟、社會依照算是安定、運作如常;甚至在幾家大型的消費性電子企業(索尼、東芝、夏普、松下等)逐一被擊敗後,日本仍有不少中小型企業保有紮實的技術,穩固的在全球供應鏈上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對台灣過去的經濟奇蹟,可以確定已遠揚,目前完全看不到再現風華的跡象與可能;依照目前的經濟、產業情勢─當然還有政府的政策與表現,低成長、低投資與低薪資的「三低」,也會繼續與大家「長相左右」,但台灣經濟還是能保持低度成長。某個觀點而言,這個「未竟的奇蹟」仍存一絲氣息的在前進」,期待、等待還會有屬於「它的時機」的再次降臨。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