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佔領區內實行種族淨化、殘殺無數平民…「波士尼亞屠夫」穆拉迪奇被判終身監禁

2017-12-17 08:30

? 人氣

波士尼亞民眾收看電視轉播中的「雪布尼查大屠殺」世紀審判。(美聯社)

波士尼亞民眾收看電視轉播中的「雪布尼查大屠殺」世紀審判。(美聯社)

11月22日,聯合國成立的「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ICTY),於荷蘭海牙的總部,宣判「波士尼亞屠夫穆拉迪奇」──曾在波赫戰爭期間,犯下種族滅絕、違反人道與戰爭罪的塞族共和國將軍穆拉迪奇(Ratko Mladić)──終身監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穆拉迪奇(1993年)(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穆拉迪奇(1993年)(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歸根結柢,這場奪走20萬條人命的波赫戰爭,源自於民族和宗教差異。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簡稱波赫,Bosna i Hercegovina)原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六個加盟共和國之一。信仰東正教的塞爾維亞人、信仰天主教的克羅埃西亞人和信仰伊斯蘭教的波士尼亞穆斯林人是境內人數最多的三個民族。由於歷史因素,各民族之間一直存在著民族隔閡、宗教矛盾等衝突。但二次大戰後,在狄托(Josip Broz Tito)領導的南共盟威權統治下,衝突暫時得到了壓抑。但1980年代後,隨著狄托去世,以及接下來的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影響下,緊張關係又開始浮現。

特別是當1991年南斯拉夫崩解之際,穆族和克族傾向支持脫離前南聯邦而獨立,塞族則堅決反對。1992年3月,在塞族的抵制下,波赫仍通過獨立公投,稍後也獲得美國和歐洲共同體的承認。但塞族卻自行建立塞族共和國(Republika Srpska),宣布仍留在南斯拉夫內。而後塞族民兵在南國聯邦軍的支援下,迅速佔領波赫各地,釀成全面內戰。由於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在背後各自支持同屬自己民族的派別,使得波赫成為南斯拉夫分裂後的內戰中最複雜的戰場。

交戰中,先是塞、克二族聯合對付穆族,後來穆、克二族同意共組穆克聯邦(Federation of Bosnia and Herzegovina),聯手對塞族作戰。期間聯合國和歐洲共同體雖從中斡旋和談,但均未奏效。其後在美國參與並主導北約干預下,才使局勢有利於穆克聯邦。

1995年11月,在美國居間調停下,波赫衝突各方終於在岱頓市(Dayton)達成最後協議,同意終止長達三年八個月的血腥內戰。12月中旬並在巴黎簽署和約。(參見洪茂雄編著,《南斯拉夫史:巴爾幹國家的合與分》、Minton F. Goldman著,楊淑娟譯,《中、東歐的革命與變遷:政治、經濟與社會的挑戰》)

根據《岱頓協定》,波赫成為單一國家,採取「邦聯制」,由控制波赫領土51%的穆克聯邦和佔49%的塞族共和國的政治實體所組成。可以說,《岱頓協定》提供了終結內戰的解決之道,但就長期而言,該協定並沒有真正化解民族之間的不信任,成功建立起族群政治的運作。(參見郭秋慶,〈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憲政體制的選擇及其運作── 兼論『戴頓協定』20 周年政局的發展〉,《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