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如修路般急躁的促轉條例

2017-12-16 05:30

? 人氣

立法院12月5日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在野黨立委舉牌抗議。(資料照,顏麟宇攝)

立法院12月5日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在野黨立委舉牌抗議。(資料照,顏麟宇攝)

我的母校鳳山高中在全台算是蠻少見還擁有蔣公銅像的學校,與其他的蔣公銅像很像,我們的這座蔣公也曾面臨著拆除的命運,其後來得以保存至今的最大原因是因為鳳中這所學校坐落於黃埔軍區的附近,老兵們對前領導的懷念成為了它最堅固的自然屏障,使其最終得以一直屹立不搖的立在校門口前。就這樣陪著所有同學上下學,從我入學到畢業的這3年間,其在我心中的印象也漸漸從殺人魔頭轉變成就是一個無所事事的老阿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然,這僅僅是我對這尊銅像的看法與回憶,絕不會改變歷史上蔣中正的任何所作所為,也不會洗淨在我心中,他那雙沾滿了鮮血的雙手。但即使蔣家勢力在台灣真的罪不可赦,我也不認為有人能直接以正義之名,直接開著推土車把我和所有同學校友們的回憶根源剷除。

轉型正義的目的是什麼,其應是在順應社會時勢,並調和社會各階層聲音的情況下,還原歷史的真相,然後對受害者做出補償,並不擴大社會衝突。我不認為這可以輕易做到,因為正義這詞本來就充滿了爭議,每人看事情都有不同的角度與見解;屬於這個時代的正義,也不一定在那個時代是正確的。德國當年在對於納粹當權者的判刑困難重重便是因為認為需要考慮加害人的歷史環境和氛圍,隨便的施加罪名於其上很簡單,但那只是又重演了另一個納粹,另一個悲劇而已。

我的母校鳳山高中在全台算是蠻少見還擁有蔣公銅像的學校,得以保存至今的最大原因是因為鳳中這所學校坐落於黃埔軍區的附近,老兵們對前領導的懷念成為了它最堅固的自然屏障。(作者鄭高海提供)
我的母校鳳山高中在全台算是蠻少見還擁有蔣公銅像的學校,得以保存至今的最大原因是因為鳳中這所學校坐落於黃埔軍區的附近,老兵們對前領導的懷念成為了它最堅固的自然屏障。(作者鄭高海提供)

我家鄉高雄的路常常被自己人形容的一無是處,我想主要跟其到處坑坑洞洞,就算填補瀝青修補過後也是一樣的原因有關。在我看來,其原因大致上跟施工的時間拖不了關係.身為第二直轄市,我們許多路平常大多數的情況都有眾多的用路人,施工單位自然沒有太多的時段做維修,卻又因合約上的工程日期需要如期完成,最後只得草率交件,我們使用的馬路當然變的崎嶇不平。正如目前民進黨政府的促轉條例,隨著時間的演進,越來越多的當事人與檔案逐漸地在消失殆盡,促轉條例絕對需要盡快的修法成立。但他們要知道,胡亂地填補傷口只會製造更多的傷口。到時,他們修建的這個新馬路,只是在製造更多的對立與衝突。或許可以對受害者提供一時的補償,但絕對會對台灣的社會造成更多的傷害。那到時國家社會還有轉型可言嗎?更不用說正義了。

今天我了解銅像與許多威權時代下的產物或許真的對受害這家屬來說是一種傷害,有拆除之必要。但我不認為可以就這樣踐踏了其他族群想要保留其物品的權力。所謂促進轉型正義,政府的角色絕對不只是單單的挖東牆填補西牆而已。還給被害人與其後裔所應得的一切補償,並且揭露歷史真相,讓後世的子孫們學到教訓,不再對一切的不公不義漠視不見甚至成為加害者。同時對於當年權威者象徵之產物,應該視大眾情況以及生活關聯度予以保留或遷移。

在保護住一群人的權利時,同時不影響另一群人應有的權利與保障,這才應是真正的轉型正義,絕對不是單單透過傷害一群人來補償另一群人,這行為只會帶給社會更大的矛盾與衝突而已。

*清華大學經濟系一年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