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世岳觀點:戰爭邊緣策略失效,美朝走向膽小鬼博弈?

2017-12-11 07:00

? 人氣

北韓官媒釋出照片,圖中金正恩親自檢視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5」。(美聯社)

北韓官媒釋出照片,圖中金正恩親自檢視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5」。(美聯社)

在北韓宣布成功試射新型洲際導彈飛彈(ICBM)「火星15型」以來,近日美國偕同南韓舉行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空中聯合演習「警戒王牌」,各式精銳戰機盡出,數量超逾230架,與北韓較勁的意味濃厚。歷年來北韓不斷發展核武與長程導彈飛彈,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要逼美國走上談判桌,承認北韓的強國地位,藉以鞏固政權,一般學界將此稱為「戰爭邊緣」(Brinkmanship)策略,然而迄今美國並未在北韓武力恫嚇下屈服退讓,北韓戰爭邊緣策略的失效,來自於威脅缺乏「可信性」,同時其領導人被美國視為是「理性人」有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戰爭邊緣策略是冷戰時期兩強對峙下的產物,各方評價不一。這項策略的構想是,在當代核武器相互保證毀滅的恐懼下,透過戰爭壓力的升級,迫使對手走上談判桌,將能達到自我想要的政治目標。然而,戰爭邊緣策略是一項危險的策略,在落實的過程中只要稍有不慎,即可能擦槍走火,釀成不可收拾的後果。在美蘇對峙時期,美國即曾多次使用此項策略,但是否因此確保了雙方的冷戰未升級到熱戰,學界中仍未有共識。近年來,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模仿此一策略,迄今共舉行過四次的核子試爆,而在飛彈發展上,單單今(2017)年即進行了12次的試射,發射18枚飛彈,射程預估最遠已超逾一萬公里,直抵美國本土,但美國並未因此被迫走上談判桌,可能的原因在於,戰爭邊緣策略的有效落實,必須符合特定的要件。

北韓官方稱飛彈「火星-15」的射程可涵蓋美國全境。圖為北韓官媒釋出照片。(美聯社)
北韓官方稱飛彈「火星-15」的射程可涵蓋美國全境。圖為北韓官媒釋出照片。(美聯社)

剛於去(2016)年辭世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謝林(Thomas Schelling),即曾以賽局理論解釋核子戰爭邊緣策略,他認為戰爭邊緣策略要能有效,必須要有兩項要件:威脅要有「可信性」;威脅要有「不確定性」。而北韓當前的社經條件與金正恩近來的種種舉措,似乎並未能滿足此兩項要件的要求。

首先,威脅要有可信性,這指的是平壤政權要有能力發動一場擊敗對手的戰爭。但種種跡象顯示,北韓目前國力虛弱,實難有能力抵抗美、日、韓三國的共同反擊,最常被引來證實此點的,就是北韓究竟有多少的戰備儲油,或者說在戰爭爆發時,究竟有多少的儲油能躲過聯軍的攻擊而被保存下來,雖然金正恩或握有「第一擊」的發動權,但尚未歷經實戰的導彈,是否真能躲過薩德、神盾或愛國者系統的攔截不無疑義,一但陷入傳統戰爭,經濟實力遠遜美、日、韓三國的北韓,獲勝的機率恐將不大。更不要說,最近南韓針對板門店叛逃的北韓士兵進行健康檢測,發現北韓前線的士兵營養情況堪慮,這樣的部隊是否真有戰力,恐怕美國五角大廈的決策者早已了然於胸。

喜歡這篇文章嗎?

蘇世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