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容觀點:華人社會中的女性處境與現代劇場(1)

2017-12-09 05:40

? 人氣

安妮亞是個十足的國際自由派,倡議女性覺醒,反對川普及各類型式的國家暴力。(張藝堂攝,「四把椅子」劇團提供)

安妮亞是個十足的國際自由派,倡議女性覺醒,反對川普及各類型式的國家暴力。(張藝堂攝,「四把椅子」劇團提供)

有個婦女美麗(化名),她遭受先生多年各式暴力、外遇、遺棄,身心受盡折磨,聰敏勤奮的頭腦使她能夠經濟獨立,含辛茹苦獨力把孩子長大。先生中風罹癌,不能自理生活,她義無反顧地照顧對方直到他離開人世。之後她投身慈善,默默幫助了很多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為她的要求,我特別開了一個保密的戲劇療癒團體,成員由她首肯加入,聆聽她的故事。那令人痛心的遭遇,讓團體潸然淚下,她的堅強、韌性和慈心,讓大家感動敬佩。在團體裡,她深入挖掘她的自卑、自憎與矛盾掙扎:「為什麼當年的我就這麼賤的給他糟蹋?!」「不說出來我很痛苦,可是人死為大,我這樣說他是不是不應該?」「我的孩子因為我照顧先生、替他說話而不諒解我,為什麼?」「我努力作一個好太太、好媽媽、好媳婦,我做錯了什麼?」「我人生的意義在哪裡?」

這樣的故事在台灣社會絕不少見:在不合理的社會家庭結構下,犧牲奉獻、受盡折磨度過一生,換來失落懷疑自卑自憎。這樣的女性和故事古今中外都有,只是受苦程度輕重不同。

張嘉容提供
張藝堂攝,「四把椅子」劇團提供

19世紀挪威劇作家易卜生所寫的《群鬼》,也講了類似的角色和故事,女主角阿爾文太太受苦的情節雖然似乎較輕,結局卻更悲慘,毫無轉圜餘地。

阿爾文夫人年輕時發現先生荒淫無度,想要離家,卻因為牧師的道德勸說,決定做一位賢妻良母,發揮忍耐的美德,在家設法服從配合先生,在外千方百計遮掩先生的罪惡,甚至辦理慈善事業,經營孤兒院,來替阿爾文贖罪並沽名釣譽。她把孩子送到國外唸書,把一切善行歸功於先生,讓世人和孩子都以為阿爾文真是個道德無暇的完人。然而,兒子奧斯瓦爾多因為從父親那裏遺傳的梅毒病發作變成了白痴,阿爾文夫人實現自我、拯救孩子和家庭的努力,不但沒有奏效,反而將自己推落更大的悲劇。

易卜生精彩的地方是,他寫出了當事人生活上的問題,不是來自個體內在的心理缺陷,而是源於複雜社會脈絡內的多重因素。阿爾文夫人隻手遮天、活在欺騙和不真實的痛苦處境當中,並非她真心所願,而是因應壓迫環境中的次等地位而不得不採取的生存手段。

曼德牧師勸說阿爾文太太回家時說:「你的義務就是緊靠你自己選定的並且上帝叫你貼近的那個男人」.「做老婆的不是當丈夫的裁判人.你的義務是低聲下氣地忍受上帝在你身上安排的苦難 」。他嚴厲地指責阿爾文太太:「你一生吃了固執任性的大虧。你腦子裡老是有不服從、不守法的念頭。你從來不肯忍受束縛。」曼德牧師用這套男權觀念:「女性在社會中就應該對男性順從、依賴,放棄對自由、獨立的追求,把丈夫作為自己的主宰」,說服了阿爾文太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