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勞基法一修再修,勞工喪失的權益卻再也回不來

2017-11-23 06:10

? 人氣

「勞基法修正案的爭議愈演愈烈,政府以『增加彈性』為由,又挾立法院絕對多數的優勢,勞基法修正案三讀通過幾乎是勢在必行。」圖為民進黨總召柯建銘20日出席衛環委員會審查勞基法修正草案,並與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發生爭執。(資料照,顏麟宇攝)

「勞基法修正案的爭議愈演愈烈,政府以『增加彈性』為由,又挾立法院絕對多數的優勢,勞基法修正案三讀通過幾乎是勢在必行。」圖為民進黨總召柯建銘20日出席衛環委員會審查勞基法修正草案,並與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發生爭執。(資料照,顏麟宇攝)

勞基法修正案的爭議愈演愈烈,政府以「增加彈性」為由,又挾立法院絕對多數的優勢,勞基法修正案三讀通過幾乎是勢在必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次修法內容適度鬆綁,加入勞資協商、政府把關機制,看來確實在增加彈性與勞工權益間找出了平衡點;但當行政院、勞動部甚至國發會官員言辭鑿鑿地說出,企業老闆會自律、好老闆是佔絕大多數、不修法將阻礙經濟發展等話語,彷彿視勞工為無物,又怎能期待,需要政府把關時,真會嚴守防線、不讓勞工過勞?

歷任政府都高喊「拚經濟」,然而,經濟是謂「經世濟民」,求的是全國人民的福祉,而非安躺在資方口袋的果實;誠如總統蔡英文曾對人民承諾的「創新、就業、分配」,若再多的財富,未能落實分配,終究只是加劇人民的不滿與憤怒。

政策固然無法做到十全十美,綜觀當前蔡政府的重點施政,五加二創新產業、振興投資、帶頭替公務員加薪,看得出希望從根本結構來改善沉痾,然而政府始終無法面對我國產業必須「汰弱留強」的事實,當缺人才、無法因應人事成本調高的呼喊愈來愈大,終究也成蔡英文心中「最軟的另一塊」。

南韓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後,痛定思痛,終從谷底爬起,時至今日,不只成為台灣強勁的競爭對手,甚至很可能將台灣甩在後頭。

相較之下,台灣早期因經濟尚未全盤開放,僥倖逃過一劫,國內企業更以勞力密集、低價競爭的出口優勢創造一時的經濟榮景,但這樣的甜頭也讓我國產業原地踏步,只要政府減少補助、優惠,或是試圖調高勞動成本,便將「恐造成出走」的話語喊得震天作響。

勞動法律僅是經濟政策中的一環,不過從中也可看出政府態度,拚經濟要緊,但經濟果實是否能夠落入勞工的口袋,給予人民更安穩的生活,還是緊握在資方手裡,然後繼續要求勞工「共體時艱」;經過這一年多以來的轉變,政府立場已昭然若揭。

蔡政府願意攬起年金改革的燙手山芋,可見其對於改革的決心,或許勞工真的是蔡英文心中最軟的一塊,卻在政治因素、財團壓力、利益追逐下,終究成為曾經;對於政府來說,勞基法修正可以一步一步來,但對勞工來說,喪失的權益卻是再也回不來。

*作者為媒體工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