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一帶一路—中國版馬歇爾計畫?

2017-11-23 06:00

? 人氣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期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宗旨下與周邊諸國進行經濟與建設的合作與溝通。(資料照,美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期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宗旨下與周邊諸國進行經濟與建設的合作與溝通。(資料照,美聯社)

歷經二次大戰後殘破不堪、百廢待舉的歐洲諸國,經過美國提出的「馬歇爾計畫(Marshall Plan)」,又稱為歐洲復興計畫,投注了大量的資金與物資,在短短4年間重振工業和經濟實力;並且美國藉此合理且成功的統合了西歐諸國(包含希臘、土耳其等)形成圍堵蘇聯共產勢力,同時,此舉也促成了日後美元在國際上的絕對「霸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拉回現今來對比中國大陸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期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宗旨下與周邊諸國進行經濟與建設的合作與溝通,比如與巴基斯坦之間的中巴經濟走廊、與東南亞諸國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

表面上前者是單方面施予,而後者是雙方互利互惠,然而仔細觀察會發現其實兩者能達成的幾項實質成果是相同的。美國在二次大戰已然開始運轉的戰爭機器,在戰後剩餘過多的產能,正如今天的中國,再連續多年的高速經濟發展下,既有的經濟系統可能已經不敷支撐國內豐沛的生產力,惟有效的輸出轉移這些產能,方能達成現今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產業升級。那麼無論馬歇爾計劃或者一帶一路能夠帶來的效果是相同的(雖然可能使用的方法相異),聯絡及加強與計畫中諸國的貿易,以求擴大國家的「市場邊界」,後者甚至是比前者畫出更大的藍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參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各國領袖。(AP)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參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各國領袖。(資料照,美聯社)

其次是貨幣的國際化,當時美國藉由援助和各種關稅政策,成功使美金流通且成為全歐洲甚至世界大半的官方交易貨幣。一帶一路的路上與海上絲綢之路所涵蓋的範圍更廣、參與國家更多,尤其其中多數是開發中甚至未開發國家,理應是更加容易進行貨幣的整合與泛用化的。然而或許是因為目前階段的投資還未穩定,或者擔心投資對象國國內的情勢起伏較大,多數投資使用的貨幣依然是以美金為主,但相信再不用多久,將全面轉換為以人民幣向外挹注。

再來就是國際地位與戰略上的意義了。當一帶一路上的諸國間的共通利益愈發龐大,而中國扮演整個計畫的核心角色,將會逐漸握有整個歐亞非與亞太參與區域的政經發言權,乃至於主動決策權。至於一帶一路是否為中國變相突破美國「圍堵政策」的成果,我想若是5年10年後,整個泛亞洲經濟體系已經完備地發展起來,其中還是以中國為核心,那麼無論那時候的「世界第一強國」是誰,美國的對抗政策勢必難以為繼,面對中國的崛起,只能選擇加入他們。

一個理想的計畫是畫出一塊大餅,畫出一份「全球願景」,並引領其他國家成為參與國,並且以實現「全球願景」這個共同的理想為目標。1948年啟動的馬歇爾計畫做到了,當時畫出的大餅是振興戰後經濟,附帶上一個圍堵「共產黨」的政策;時至今日,一帶一路的大餅已然成形,各國爭相參與,甚至原先冷眼旁觀的日本也表明了加入意願,台灣處於一帶一路大版圖的一隅,該如何應對?是使勁排斥,或者想辦法融入這樣一個全亞洲甚至是世界的經濟潮流,我想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作者為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大二學生,對於兩岸之間的關係長期報有一定程度的興趣和關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