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人你明明不討厭,但看到他就想躲、一點都不想深聊?心理學大揭密!

2017-11-06 08:00

? 人氣

有些關係不同於親密關係,是一種相互信任的關係,但卻不一定有過多的親密接觸。一段關係的互信要能夠成熟,想必雙方都下了許多努力,讓彼此得以用一種常態的方式,且互相信任的方式互動。有時候互信是一種雙方達到共識,有一個穩固疆界的關係狀態,也就是彼此都會心照不宣的尊重地不去採雙方的地雷,也不會過度試探太過私人的生活,這種默契有時候很難形容,但卻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很珍貴想要的事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例如在工作上,你有一個同事總是很有默契地會在早上問你要不要順便滿份早餐,而你也會好不猶豫地委託他,上班時會互相閒聊,加油打氣,但到了晚上回家後,如果想要在約進一步去單獨約會,你心中就會產生遲疑,這種關係在工作場合的互動你是信任且滿足的,但超過你又會覺得有所負擔。當然多數時候,雙方都有彼此的默契,不會去打破這個疆界。

生活中有太多關係間的疆界了,有時候你跨過界,就會產生誤會與衝突,甚至有些互動就一去不復返了。這是一件弔詭的事情,你或許會想自己花了那麼多時間建立的友誼,看似都很好,但一旦你想要稍微改變一點點彼此已有默契的疆界,友誼就會以一種你無法想像的迅速狀態崩解,你甚至會納悶地問自己,怎麼會那麼脆弱呢?

心理學家Monika Kunster對於這種非親密關係但又在我們生活中佔據一席之地的友誼感到興趣,進行了系列的研究,他們嘗試地用動機的角度來探討,日常生活中我們已經稀鬆平常的互動是如何突然出錯,導致關係破裂的。姑且你把友誼的經驗在你內心中看作是一項任務好了,當你想要維繫一段關係時,你對關係一定有一些期待,這些期待有時候會轉換成某種我們需要完成的目標,在我們的內心世界中,目標可以簡單地分為兩種類型:第1種是我們努力想要去追逐的目標,可以稱為趨向的目標(approach goal);而第2種目標是我們想辦法去迴避的,可以稱為迴避的目標(avoidance goal)。

在一般日常中,常卻普通的友誼中,我們擁有各式各樣想要趨向追逐與想要迴避的目標,舉例來說,你喜歡妳的上司,是因為你很欣賞他果斷的態度,所以這種喜歡是一種很好合作的喜歡,因此你內心一定會覺得只要能夠讓他一直保持果斷,我會盡可能地配合他,所以在這段互動的關係中,你希望追求的是讓他繼續覺得你是個值得信賴的人,讓他也能順暢地做決定,你會對方講話比較正經,保持謹惕,做事速度加快;相反地,你也會有想要避免的事情,你期待彼此維繫一種專業的關係,所以如果太過私密地互動,你並不期待,你希望他欣賞你的能力,而不是喜歡你這個人而特別照顧你,所以你想要盡力避免讓他覺得你需要依賴他,而他需要照顧你這種感官下的互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