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源專欄:「理性」投資工具將引發危機?

2017-11-06 07:00

? 人氣

諷刺的是,投資人選擇ETF及程式交易的本意在於邁向理性,但眾人齊步走,卻讓金融市場結構趨於無效率且脆弱,印證了「水清無魚」的古諺。(資料照,圖/PROMr Hicks46@Flickr)

諷刺的是,投資人選擇ETF及程式交易的本意在於邁向理性,但眾人齊步走,卻讓金融市場結構趨於無效率且脆弱,印證了「水清無魚」的古諺。(資料照,圖/PROMr Hicks46@Flickr)

ETF被視為可讓投資人進行有效率投資與分散風險,程式交易可協助嚴守投資紀律而受到喜愛。殊不知,它們也可能是爆發力強大的潛在斷層線,讓金融市場產生劇烈崩跌。

各界多認為,當前這波多頭金融市場若產生劇烈崩跌,十之八九與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轉向操作失手有關。殊不知,近年來市場投資人賴以分散或管理風險的兩大被動式/理性投資工具——指數型基金(ETF)及程式交易,亦有可能是爆發力強大的潛在斷層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簡單地說,上市櫃公司個別股價高低,即是反映企業當時或未來一段時間相關資訊呈現出的多空面向。因此,就ETF而言,它之所以能發揮「趨吉避凶」的作用,端賴於市場效率假說得以成立;也就是說,市場參與者不只眾多,且會在主動研究企業未來發展前景、股價合理程度……等相關資訊後,將所有可能收集到的資訊,最適地運用於投資決策,進而挑選適合標的與最佳時機進行買賣。在此基礎上,ETF投資人既能進行有效率的投資,又可透過指數化的設計分散風險,而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

問題是,二○○七、○八年金融海嘯後,各國央行規模空前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讓各類資產的相關係數大幅提高,主動式選股所能賺取的超額報酬愈見微薄,投資人遂大幅轉向ETF。隨著主動式與被動式交易投資人的比重遭到翻轉,金融市場就愈來愈缺乏效率性,ETF的策略優勢便大為失色。

再者,行為財務學的研究指出,再理性的投資人也還不能像電腦主導的程式交易般,做到完全「嚴守紀律」。因此,在人工智慧趨勢愈受重視下,程式交易在投資市場中快速崛起。程式交易擅於利用經濟數據、央行動態、企業財報……等似曾相似或模式化的訊息,做出衡量與判斷。當遇上始料未及或從未發生的事件時,則仰賴資產價格適時或一系列的變化,試圖迅速補足訊息缺口,進而修正程式。

然而,當金融資產價格出現不尋常的快速下跌,且幅度超過程式設定的臨界點時(無論價跌原因是真有所本或僅是下錯單),不見近年蔚為風潮的逢低買進就罷了,還容易觸發「羊群效應」的賣盤,讓市場瞬間失去流動性。

諷刺的是,投資人選擇ETF及程式交易的本意在於邁向理性,但眾人齊步走,卻讓金融市場結構趨於無效率且脆弱,印證了「水清無魚」的古諺。由此可知,即使當代主管機關致力改善交易機制,希望緩衝投資人「不理性」行為的後果。豈料「理性」的新投資趨勢,仍在金融市場裡種下另一種形式的莫名風險。只能說人類社會終究沒有「全然理性」的一天,金融市場亦然。

*作者為專欄作家。本文原刋《新新聞》1600期,授權轉載。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